凝胶敷料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机理分别是什么(建议收藏)
1工作原理
通过薄膜或无纺布、凝胶将创面与外部环境隔离,保护创面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通过凝胶吸收创面渗出液或排出凝胶中水分,使创面达到动态湿性平衡的临床护理效果,为非慢性创面愈合提供微环境。其固定、吸收或排出的机理如下:
1.1 固定:通常由聚氨酯(PU)、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薄膜或无纺布涂敷医用压敏胶、丙烯酸粘胶等,通过胶的压力敏感粘附作用粘贴到皮肤表面,或通过其他物理方式(如绷带、魔术贴)将凝胶固定于皮肤表面。
1.2 吸收或排出:通过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吸收渗液和或保存水分,亦可在一定湿度下通过渗透压的方式缓慢向干燥创面释放水分,维持创口表面湿润。
2结构及组成
结构及组成中建议描述凝胶敷料的部件、形态、组成成分、灭菌方式,若为一次性使用建议特别注明。
凝胶敷料可按形状分为无定形和定形。无定形结构的凝胶敷料为凝胶状,含水量较高,重量百分比可达到80%。定形结构的凝胶敷料为片材形,分为无粘贴层型(凝胶敷芯)和有粘贴层型(敷芯一面覆有聚氨酯薄膜或无纺布基材,另一面为可去除的离型层),其常见结构如图1所示。无保护层的凝胶敷芯亦可单独使用,用绷带或胶带等进行固定。
标引序号说明:
1—保护层(如聚氨酯薄膜或无纺布胶带层);
2—凝胶敷芯;
3—离型层。
注:定形结构的凝胶敷料不仅XIAN于以上两种结构,可以根据预期用途制定其他结构。
图1 常见的定形凝胶敷料结构图
凝胶通常由成胶物质和纯化水组成。一般自身含水量超过50%。成胶物质通常为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卡波姆等高吸水性高分子聚合物,辅助成分根据产品预期功能和用途进行选择添加。凝胶敷料所含成分可能涉及很多种类,但不应具有药理学作用,不可被人体吸收。
凝胶敷料常见的成分有: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卡波姆、羟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40、硅凝胶、硅酮、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等。常见的不可添加成分有:蜂蜜、茶树油、奥替尼啶盐酸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维生素E、重组人源角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小分子多肽、苯甲醇、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表皮生长因子、次没食子酸铋等。此部分内容是基于目前可查询到分类界定结果汇总中内容的统计,不代表所有可添加和不可添加成分。随着对敷料的认知发生改变,这些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可根据适时要求进行调整。
更多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和经营办理常见问题及方案解决请联系深圳市思博达客服或登录公司网站www.bccg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