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被后世尊为 "药圣"
近几年,国内对于中医是否有用的讨论甚嚣尘上,主要分为两派,分别是挺中医派和反中医派,暂且不说中医到底是否有用,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医是经过几千年不断发展的文化,必定有其合理之处,不能一概否认。
李时珍和孙思邈、张仲景、华佗等并称为中国**名医,而李时珍着作本草纲目的过程也是十分曲折而艰辛的,遗憾的是,李时珍生前并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终身为之呕心沥血的这部巨着印行。1593年初秋,这位75岁高龄的老人告别人世时,本草纲目还在南京由书商胡承龙等人主持刻版,直到3年后才印出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