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疫苗冷链运输 双冷机 药品运输 零下十八 全程温控

浙江疫苗冷链运输 双冷机 药品运输 零下十八 全程温控

发布商家
踏信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联系人
宋江(先生)
职位
执行董事
电话
17280155564
手机
17280155564
微信
17280155564
价格
¥420.00/吨
杭州踏信冷链物流
浙江冷链物流
冷冻食品
冷冻冷藏运输
杭州冷冻运输
杭州冷链冷冻

杭州踏信冷链物流自有及长期合作车辆有700余台,其中包括箱式车、超长车、冷藏车等各型车辆。可根据客户产品特点及运输要求提供不同车辆,且所有在踏信合作的车辆均与踏信签有严格的合作合同。具体运作参照《运输业务标准操作程序》2001年3月版的“汽车运输的审核程序”、“公路运输回程车发运管理”及“货物运输安全及风险管理”内容,以及运输联盟方案,能充分保障客户所运货物安全准时到达及回单及时、准确、完整。

通过梳理发现,仅在2020年,与冷链物流行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就多达8项。202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进一步突出了冷链物流的战略地位,明确了发展任务与目标,我国冷链物流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今年以来,冷链物流领域支持政策相继落地。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对“十四五”时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做出系统安排;2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的《“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建成600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1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200个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4月,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冷链运输设施网络、培育冷链运输骨干企业、健全冷链运输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5月,财政部和商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提出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上已于此前发布的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达41个,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这也表明,冷链物流有望加快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除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外,浙江、山东、湖北等多地也相继发布冷链物流支持政策,推动行业向上发展,提升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运行水平。

“作为保障生鲜冷冻品以及疫苗、生物制剂等医药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一环,冷链物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政府和百姓密切关注的领域。尤其是物流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冷链物流发挥的行业价值愈发凸显。因此,国家层面自然会投入更多力量,并通过政策倾斜支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孔震表示,国家、地方层面陆续出台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资本高度关注

企业竞相布局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加之市场需求稳步攀升,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业界也普遍认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崛起是大势所趋。

正因如此,无论是传统快递物流企业,还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公司,抑或是跨界玩家,都希望在冷链物流这一赛道赢得一席之地。这其中,有手握大量消费端资源的平台企业,如京东、顺丰、菜鸟;有持有仓储资源的地产商,如万科、宝能;也有冷链需求并已涉足相关业务的食品、农产品企业,如光明乳业旗下的领鲜物流、新希望旗下的鲜生活冷链等。

对此,赵小敏指出,冷链一直被视为物流行业的“金字塔塔尖”。当下,在快递企业加速拓展生态链的背景下,冷链物流几乎成为每家企业的必争之地。

面对万亿级市场,快递企业或携资本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重磅加码,或自建直营网络,或打造加盟模式,或与第三方深度合作。除邮政、顺丰、京东等直营制快递巨头外,包括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在内的加盟制快递企业也持续向冷链物流领域发力,而一些化冷链企业则利用资本化手段加速并购整合。

具体来看,京东物流在2014年就开始打造冷链物流体系,而顺丰也在同一时间发布了“顺丰冷运”品牌,启用包括上海、厦门、北京、广州等地在内的共10座B2C冷库;2015年,菜鸟网络推出生鲜仓储配送中心;2018年,京东正式推出京东冷链,专注于生鲜食品、医药行业;2020年,中通专门成立了冷链业务板块;2021年,美团优选进行大规模冷链设施建设,在2021年夏季来临前建立了一张覆盖全国90%县市、近百个大仓的冷链物流网络。

除了头部玩家动作频频,冷链赛道上还不断涌现出新的生力军。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2020年新成立的冷链企业达11938家,2021年则有9005家,2022年1~8月新成立的冷链企业达到3805家,较2019年之前数据早已翻番。

近两年来,冷链物流行业融资频繁且获投融资额较高。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共有68家冷链物流及相关企业获得投融资(78笔);其中,26起公开具体金额的融资中,有18起达到亿元,5起达到10亿元。

2021年迄今,冷链物流相关领域共计发生融资事件12起,金额超122亿元。例如,生鲜冷链物流行业平台“鲜生活”于2021年1月完成6亿元A轮融资,旨在打造数字化生鲜冷链物流平台;同年5月,瑞云冷链宣布完成天使轮1.2亿元融资后,又于8月宣布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以自营+合伙人模式实现冷链零担流通网络全覆盖;2021年12月,冷链科技生态平台—前海粤十完成3.9亿元A轮融资,并宣布未来3年,将用科技全面赋能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同期,乐禾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2020年12月完成D轮融资后,又一次完成数亿元E轮融资。

由此可见,冷链物流企业“吸金”能力十足。不仅如此,科技创新的力量正在推动冷链物流摆脱传统的运行方式,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融资用途也从冷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设施建设向前端产后预冷、加工、冷藏和后端配送、零售、消费等环节延伸,从硬件设施建设为主向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营、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提升转变。

风口之下短板逐渐显露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持续利好,市场需求愈发旺盛,产业发展时机也十分成熟。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内冷链物流“小、散、乱”的问题依然突出,体系建设也存在明显短板。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冷链流通率较低和冷库建设规模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冷链设备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却严重不足。根据全球冷链联盟(GCCA)发布的数据,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我国冷库容量由2015年的3740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7080万吨,冷藏车保有量由2015年的9.34万辆增长至2020年的33.54万辆。即便有了明显增长,但无论是人均冷库容量,还是人均冷藏车保有量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除此之外,我国冷链运输率仅为10%~20%,与发达国家80%~90%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受制于较低的冷链运输水平,我国每年仅果蔬一项的损失金额就有上千亿元。据专家估计,我国易腐食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损失率高达25%~30%。


人气
89
发布时间
2023-12-19 08:01
所属行业
国内陆运
编号
40885716
我公司的其他供应信息
相关冷链运输产品
17280155564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