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保险代理公司牌照价格100万转让需要尽快联系

辽宁沈阳保险代理公司牌照价格100万转让需要尽快联系

发布商家
北京中诚卓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保险牌照收购
联系人
李博文(先生)
电话
15795480799
手机
15795480799
微信
15795480799
价格
¥1000000.00/件
转让原因
因为股东布局其它产业
分公司
公司没有债权
成立十年以上了

辽宁沈阳保险代理公司牌照价格100万转让需要尽快联系。该公司出售****股权,不含业务,价格为1000000元/件。转让原因是股东布局其它产业,需要进行资产调整。



这家保险代理公司没有分公司,但已经成立十年以上,经营稳定。重要的是,该公司没有任何债权,处于良好的财务状况。



如果您有兴趣购买该保险代理公司的股权,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详细资料和协助您完成交易。

在个险渠道增长乏力,行业进入转型困顿期的当下,银保渠道正在重回高光时刻。



业内观点普遍认为,在寿险行业,团险、个代和银保三大渠道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大渠道中,银保渠道从生猛崛起到被迫转型再到崛起的过程。

自1996年起,行业初步尝试涉足银保合作;直至2008年,银保业务在寿险总保费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迎来**时刻;2017年监管定调“保险姓保、监管姓监”,银保渠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近年来,随着个险代理人大量流失,个险渠道新单承压,在受大型险企冷落多年后,银保渠道逐步回归人们视线。

近年来,银保渠道还受到了银行客户的偏爱。

在国有大行、中小银行纷纷降息的背景下,保险产品成为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选择,代销保险收入为银行的贡献率大幅增长。特别是去年,多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小幅收窄,拖累营收,代销保险收入成为了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图片
险企银保渠道表现抢眼
头部险企重点发力

受外部环境影响,近年来保险行业业绩普遍承压。

“在我职业生涯里面,我认为去年是比较难的一年。”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也在发布会上坦言,去年出现了资产端和负债端两端承压,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一方面,受资本市场影响,投资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线下展业受限,负债端进一步承压。

在这样的环境下,银保渠道成为各家寿险发力的重点渠道,表现抢眼。从A股五大上市险企来看,银保渠道依然保持了较高速增长。其中: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保费达634.15亿元,同比增长28.6%。
人保寿险银行保险渠道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40.30亿元,同比增长3.1%。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方面,2022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04.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8.7%
新华保险实现银保渠道保费收入439.31亿元,同比增长7.8%。
平安寿险及健康险银保渠道保险业务收入290.63亿元,同比增长17.60%。平安寿险银保渠道转型提速,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5.9%,对寿险新业务价值贡献度提升。


图片


(险企高参根据公开数据制作)

上市险企的新单增长,银保渠道贡献明显。2022年,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以及中国人保银保新单增速分别为332%、64.6%、51.9%、18.3%、-0.3%。而同期对应个险新单表现则分别为-21.5%、-1.9%、-32.2%、-3.2%、-10.3%。

银保渠道的亮眼表现也令险企看到了发展潜力。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直言,两年来,新银保的成绩突出,与去年相比,今年1、2月份的增长势头更优。他认为,新银保模式充分发挥了平安集团内部的综合金融优势,未来五年,该渠道有望成为平安寿险的主要渠道之一,贡献新业务价值的比例会更大。

“从趋势上来看,整个行业的银保业务都是向上走的”,新华保险副总裁王练文表示,“新华保险一向重视银行保险这一重点渠道,银行有网点的优势、有信用的基础,客户的信任度比较高。未来,公司会进一步促进银保业务的发展,为稳定规模、突出价值做出更大贡献。”

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表示,2023年,银保渠道依然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重点渠道,一方面做好银保渠道的建设,与工、农、中、建等渠道加大合作力度,同时开发私行的高端客户,加强队伍培养,以此来赢得银行的认可。




图片
银行“降息潮”背景下,
保险产品走俏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小银行、国有大行纷纷降息,保险产品成为寻求中长期保本收益客户的热门选择。

进入4月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1家中小银行宣布降息。其中,广东有3家,湖北有5家,河南有3家。从调整后的利率来看,储户100万存款定存一年利息或将减少3500元。

尤其是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减弱,企业投资意愿减弱,定期存款增加拉高了银行存款成本付息率。

工商银行行长廖林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解释了存贷两端的矛盾所在,“贷款端,发放贷款利率逐步下降;存款端,定期化趋势会形成压力,因为付息比较刚性。”

不止中小银行,去年9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齐发公告宣布,自2022年9月1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对于寻求中长期保本收益的客户来说,*合适的投资或将还是保险产品。

从几大行2022年年报披露的相关数据来看,代销保险收入为银行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具体来看,工商银行2022年代理销售个人保险规模已超千亿,达到1144亿元,同比增长5.73%;2022年,农业银行实现代理期缴保费330亿元,同比增长15.1%;邮储银行代理长期期交新单保费762.7亿元,占新单保费比例28.5%,同比提升8.66个百分点;交通银行截至2022年末代销保险产品余额达到2551.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7.21亿元,同比上涨15.23%。

建设银行则在年报中明确指出,代销基金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同比下降,但代理保险收入支撑作用明显,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股份行代理保险的收入增长幅度同样喜人。招商银行2022年代理保险收入124.26亿元,同比增长51.26%;招行行长王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资本市场波动使其代销基金规模和收入都下降了40%多,给非利息净收入、财富管理收入增长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不过招行发力代销保险业务,代理保险收入成为去年新的增长点。

平安银行代理保险收入19.84亿元,同比增长30.9%。2022年中信银行加大推动保险代销力度,响应监管“回归本源”转型要求,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其代销长期保障型保险规模较上年度增长55.25%。




图片
双向奔赴背后:
银行保险急需业绩发力点

银保渠道在近年来被双方寄予厚望,在险企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寿险转型背景下,个险渠道欲振乏力。

保险代理人数量在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突破900万人。不过,从2020年开始,保险代理人数量开始持续收缩。去年受疫情影响,线下展业困难,代理人留存更具挑战性。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人身险公司个险营销员数量为340.22万人,较2021年底的641.9万人减少近半,较2019年底顶峰时期减少近三分二。

代理人规模的缩减对险企新业务价值造成了冲击,A股上市险企寿险板块均下降。国寿新业务价值实现360.04亿元,同比下降19.60%,中国平安实现新业务价值288.20亿元,同比下降24.0%,太保新业务价值实现92.05亿元,同比下降31.4%,人保、新华分别实现新业务价值26.69亿元、24.23亿元,分别下降17.3%、59.5%。

新业务价值承压,险企需要新的保费增长的渠道,银保渠道自然成为了新的重要发力点。

银行端面临同样的困境,据2022年年报显示,多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小幅收窄,一定程度拖累营收。


图片


(险企高参根据公开数据制作

6大国有银行中,有4家非利息收入中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工商银行实现1292.65亿元,中国银行实现722.48亿元、建设银行实现1160.85亿元,交通银行集团实现446.39亿元,分别下降2.8%、11.27%、4.45%、6.17%。

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滑,降幅分别为26.45%、8.6%、2.09%、0.18%。

图片
(险企高参根据公开数据制作

业内人士称,一方面,代理保险业务助力银行向中间业务转型。在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存贷利差缩窄的困境。各大银行急迫寻求高回报、轻资产的赛道,而代理保险业务具有利润高、资本消耗低和风险分散等优势,可助力银行向轻资本的中间业务转型。

另一方面,保险产品能增加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丰富度。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银保产品增加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丰富度。银行可依托寿险公司的中长期保险产品,增强与客户之间的黏性,维持客户的稳定。




图片
“低价值标签消解有望

宏观经济大盘稳中向好、个险业务低迷、高净值客户养老和财富传承需求旺盛……种种迹象显示,银保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保险行业交流数据,2022年银保保费增速远超个险,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银保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10704.71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0.47%。2023年一季度,银保新单期交保费近2000亿元,同比增速55.5%。新单规模保费超5200亿元,同比增长4.3%。

头部几大险企中,新华保险动作较早。新华保险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全早在2019年就提出“银保要算大账”,在此指导下,2019年银保渠道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72.86亿元,同比增长31.2%。2022年,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39.31亿元,同比增长7.8%。

太平人寿方面,在2020年开始和中国农业银行私行展开合作,以平准型终身寿险为主力嵌入银行大理财版块,在“产品+服务”的有效带动下,合作保费收入逐年攀升,呈现出巨大的爆发力。太平人寿程永红在近期公开表示,太平人寿私行业务保费3年增长20倍,2022年占比已近15%。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险企的重要销售渠道,银保渠道回归战略C位的同时,挑战也不容忽视,银保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大打手续费价格战等等。更为棘手的是银保渠道长期被贴着低价值的标签。业内谈到银保渠道经常会提及其“有保费没价值”、“有规模没质量”等等。

一位**银保渠道高管向险企高参透露,“这并不是银保渠道自身的属性,而是市场整体盲目追逐短期利益和规模、资产驱动负债的理念所导致的。过去很多市场主体没有意识到银保渠道的真正价值,对银保渠道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在他看来,银保的经营逻辑和生态早已转变,产品结构、服务水平、业务品质都在不断提升,银保渠道的价值贡献突显,这也是近两年市场开始普遍关注、重视银保业务发展的关键。近两年险企越来越认识到,低价值率不等于低价值,银保通过规模效应可以给公司带来价值。规模效应虽然造成当期利润降低,但后续给公司资产规模、流动性、品牌效应、资本市场话语权等方面带来了增值效果。

此外,目前银行代理保险的手续费过高,过多的挤占了保险公司的成本,给保险公司带来经营压力;今年监管可能对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调整呢,可能短期也会对渠道带来一定影响。业内观点认为,双方实现合作共赢,一定要基于合理的手续费基础上,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合作,利用专业化队伍,提供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财信吉祥人寿临时负责人孙安民曾在接受《险企高参》采访时表示,更高效地促进银保发展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统筹处理好“规模与价值”的关系。按照监管“回归保障,保险姓保”的要求,银保在成为公司流动性主要力量的同时,大力发展长期期交业务,持续推动银保渠道优化,统筹处理好“规模与价值”的关系。

二是挖掘价值成长型渠道。寻找价值渠道,各级省公司开创专属渠道,加深与当地银行的业务合作,创造更多的保费供给点。利用银行在本省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合作方针,实现行司双方合作共赢。同时,当地法人银行的手续费议价能力一般低于国有四大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手续费成本,提升银保的价值。



人气
17
发布时间
2024-06-21 11:10
所属行业
公司注册服务
编号
41137479
我公司的其他供应信息
相关辽宁沈阳产品
15795480799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