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之一,越来越多的优 秀自动化企业作为“国货之光”正脱颖而出。这些企业不仅成功填补了国 内 市 场的空白领域,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展现了非凡的实力和竞争力。
举办日期:2025年9月23日-9月27日 ,5天
举办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展览总面积:280,065平方米
专 业观众数量:201,618人次(169,145人)
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境内观众来自31个省市区
团体观众:专 业观众团427个
境外参展商:300家
专精特新企业:620家
总曝光量:15.44亿
这些领 军企业通过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不仅实现了产品和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还不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它们为国内众多制造型企业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和服务,也逐渐成长为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竞争者。
在技术研发方面,这些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还促进了整个产业链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转型与升级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这些自研企业不仅能够确保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还能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进而增强整个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自研过程还有助于培养掌握核心技术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提升国家自动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增强国际形象和地位。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IAS工业自动化展作为全 球 领 先的工业技术展示平台之一,将于2025年9月23-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5.1、6.1、6.2馆举行。
IAS始终将支持和推动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发展视为己任。展会通过专 业的展示板块和服务机制,为那些“国货之光”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交流与商贸对接平台。IAS工业自动化展特别注重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鼓励国内企业展示其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提升了本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多家优质“国货之光”企业悉数亮相IAS工业自动化展,他们的到来将为现场注入别样的活力。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7月5日,在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到6月底,我国已经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2万家。
要擦亮“专精特新”这块金字招牌,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支持力度
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联合财政部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据了解,专精特新企业很多都参与到大企业的供应链当中,大企业一般是链主企业、龙 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了配套专家。工信部联合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当中。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专精特新。
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服务供给,支持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和能力,大力发展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 准化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降低转型成本,让更多中小企业敢转、会转、转得好。
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当前,我国已经培育了200家国 家 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将再培育认定100家左右。支持各地聚焦县域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培育省级集群。
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为中小企业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发挥市场化服务机构作用,统筹推进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加快建设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推动国家、省、市、县四级服务网络互联互通,汇聚整合政务、市场等各类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中国工博会作为服务先进制造业领域展示交往活动的沟通桥梁,坚持对接国家战略,发展实体经济。本届工博会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也汇聚了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在现场展示企业特色产品,推动解决"卡脖子"问题,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各自细分领域拥有领 军实力。
以下为第24届工博会机床展
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