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 5503 | Ultra Low Viscosity | 光学应用;镜头 | 54.0(300°C/1.2kg) |
K - 1300Y | 脱模性能良好;高粘度 | 薄膜;片材 | 2.80(300°C/1.2kg) |
L - 1225L | Ultra Low Viscosity;脱模性能良好 | 通用 | 18.0(300°C/1.2kg) |
L - 1225LMPC | Ultra Low Viscosity;脱模性能良好 | 通用 | 24.0(300°C/1.2kg) |
L - 1225Y | 低粘度;脱模性能良好 | 通用 | 11.0(300°C/1.2kg) |
AD - 5503 | Ultra Low Viscosity | 光学应用;镜头 | 54.0(300°C/1.2kg) |
K - 1300Y | 脱模性能良好;高粘度 | 薄膜;片材 | 2.80(300°C/1.2kg) |
L - 1225L | Ultra Low Viscosity;脱模性能良好 | 通用 | 18.0(300°C/1.2kg) |
L - 1225LMPC | Ultra Low Viscosity;脱模性能良好 | 通用 | 24.0(300°C/1.2kg) |
L - 1225Y | 低粘度;脱模性能良好 | 通用 | 11.0(300°C/1.2kg) |
中国
聚碳酸酯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企业主导情况
全球聚碳酸酯市场竞争激烈且集中度较高,三菱化学、台塑石化、巴斯夫、LG化学和科思创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国际巨头注重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高端聚碳酸酯产品生产技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掌握着关键技术和工艺,国内企业在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市场竞争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使得部分企业在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原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各企业需在成本控制和市场价格波动应对方面展开竞争
非光气熔融法
生产过程:采用碳酸二苯酯作为羰基化剂,用氧气和CO使甲醇氧化羰基化生产碳酸二甲酯,由碳酸二甲酯与醋酸苯酯互换生成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苯酯在熔融状态下与双酚A进行酯交换,缩聚生成聚碳酸酯,副产物醋酸甲酯热裂解转化为甲醇和乙烯酮,甲醇回收后用于合成碳酸二甲酯,而乙烯酮与苯酚反应生成醋酸苯酯又可循环使用。
优缺点:这种非光气熔融法工艺无副产物,基本无污染,特别是避免了使用剧毒化学物质光气。该工艺符合环保规定,是聚碳酸酯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预计在未来聚碳酸酯生产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通用安全注意事项使用安全
易燃性风险:聚碳酸酯具有易燃性,遇到明火、高温、静电等能源可能引发火灾,应避免在易燃性环境下使用。
分解产物危害:其分解产物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操作时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阳光劣化问题: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聚碳酸酯会发生劣化,导致强度下降、脆化,需保存在避光、阴凉、干燥的环境中,远离热源和阳光直射。
个人防护要求:使用聚碳酸酯时,建议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面部和皮肤。若不慎将聚碳酸酯溶液或粉末误入眼内或口中,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
中国GB4806.7 - 2023标准
规范要求
总迁移量:总迁移量不得超过10mg/dm²,该要求可确保在食品接触过程中,从PC材料中迁移出的所有化学物质总量不超过此限值,保障食品安全。
禁止含BPA:符合当前对食品安全的严格限制,禁止使用含有双酚A的PC产品,避免双酚A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抗菌性能:对于声称具有抗菌性能的PC材料,需要额外的抗菌效果验证
日本帝人(PC脂肪族聚碳酸酯)中国出光总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