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会概况
展会名称:2025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
展会时间:2025 年 11 月 18 - 20 日
展会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朝阳区天辰东路 7 号)
主办单位: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作为 “一带一路” 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本届展会以 “新质赋能 智慧应急” 为主题,聚焦应急管理科技装备供需对接与国际交流,全面展示应急管理信息化、消防救援、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及事故救援四大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助力 “智慧应急、科技兴安” 战略落地。
四大展区,全景呈现
本届展会设立应急管理信息化、消防救援、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及事故救援四大展区,全方位展示应急管理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装备,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
在应急管理信息化展区,5G 应急专网、AI 智能预警系统、便携式三维建模设备等先进技术与设备,将构建起数字化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高效处理,提升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想象一下,在灾害现场,通过 5G 应急专网,救援人员可以实时将现场画面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利用 AI 智能预警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前预测灾害发展趋势,为救援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消防救援展区汇聚了涡喷灭火装置、全地形救援车、智能消防头盔等高科技装备,这些装备将极大提升消防救援的效率和安全性。涡喷灭火装置以其强大的灭火能力,能够迅速扑灭大型火灾;全地形救援车可以在各种复杂地形中快速行驶,及时抵达救援现场;智能消防头盔则为消防员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支持,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防灾减灾救灾展区展示的火山监测设备、无依托净水装置、水陆两栖气垫船等,将突破极端环境救援的瓶颈。火山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火山活动,提前发出预警,为周边居民的安全提供保障;无依托净水装置可以在没有外部水源的情况下,为受灾群众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水陆两栖气垫船则可以在水面和陆地快速行驶,进行救援和物资运输。
安全生产展区的矿山大模型、红外成像气体检测平台、防爆照明系统等,将筑牢工业安全防线。矿山大模型通过对矿山数据的分析,实现智能化开采和安全管理;红外成像气体检测平台能够快速检测出工业生产中的气体泄漏,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防爆照明系统则为危险环境下的作业提供了可靠的照明保障。
作为 “一带一路” 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活动,展会将吸引众多国际组织、机构和企业参与,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 专场活动将邀请来自 26 个国家的 48 位国际代表现场对接,重点关注火山监测、应急通信等技术合作。尼加拉瓜国家预防、减轻、应对灾害系统共同主任索契尔特・诺埃莉娅・科尔特斯・斯图贝特表示,尼加拉瓜深受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对中方企业介绍的火山监测设备和应急通信设备非常感兴趣,希望通过展会找到适合本国灾害情况的应急设备 。
全球展商云集,华为、大疆、国家能源集团等 150 + 企业,以及德国消防促进会等国际机构将深度参与。德国消防促进会主席德克・阿申布伦纳希望通过展会分享德国消防救援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并向其他国家学习。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为应急管理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共同推动全球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
参展价值
1. 品牌曝光
展会将吸引来自全球的应急管理领域人士,45,000㎡的展区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650 万 + 的线上流量将扩大企业的影响力。通过参与展会,企业可以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创新成果,提升品牌度和美誉度,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形象。
2. 技术落地
展会汇聚了应急管理部门、央企及国际买家,为企业提供了与终端用户直接对话的机会。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展示与产品,加速技术的落地转化,实现商业价值的大化。在与应急管理部门的交流中,企业可以了解政策导向,为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方向。与央企及国际买家的合作,则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3. 政策红利
响应国家灾后重建需求,展会将对接 1 万亿元国债项目采购资源。参展企业有机会参与国债项目,享受政策红利,拓展业务领域,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应急管理技术和装备的需求巨大。参展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参与到国债项目中,为灾后重建贡献力量的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 生态共建
加入 “一带一路” 应急产业联盟,企业可以与联盟内的其他成员共享全球市场机遇,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制定,提升在全球应急管理领域的话语权。在联盟中,企业可以与其他成员开展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全球应急管理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