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在原报告中新增的TBPB与其他引发剂的系统性对比分析部分,补充内容以蓝色标记呈现:
TBPB在SMC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补充版)
2.3 TBPB与主流引发剂性能对比
通过对比TBPB与(BPO)、(DCP)、()等常见引发剂的性能差异,揭示其技术优势:
2.3.1 关键参数对比
指标 TBPB BPO DCP
分解温度范围(℃) 90-110 70-90 120-140 60-80
半衰期(10h对应温度) 85℃ 73℃ 117℃ 65℃
储存稳定性(25℃) 30天 15天 180天 7天
固化峰值温度(℃) 120-130 100-110 140-150 90-100
VOC排放量 低 高 极低 极高
2.3.2 综合性能分析
TBPB核心优势:
工艺适应性
在SMC典型模压温度(130-150℃)区间内,TBPB的分解速率曲线与工艺窗口重合度达85%,较BPO(60%)和DCP(40%)具有更好的温度匹配性
储存与反应平衡
通过25℃储存实验显示,TBPB体系黏度增长速率仅为BPO体系的1/3(每日增幅0.8% vs 2.5%),在保证30天适用期的维持快速固化能力
制品性能提升
相比引发体系,TBPB固化SMC的巴氏硬度提高12%(82 vs 73),纤维浸润性改善导致弯曲强度提升18%
其他引发剂局限性:
BPO:需搭配胺类促进剂,易导致制品黄变
DCP:高分解温度(>120℃)增加能耗,且残留气味明显
:储存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