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
M20K
设计理念可靠性高
1) UPS配电系统:三相输入(三相+N+GND)单相输出。
2)双变换在线式设计,使UPS的输出为频率跟踪、锁相稳压、滤除噪声、低失真度、不受电网波动干扰的纯净正弦波电源
3)输出零转换时间,满足精密设备对电源的高标准要求。
对负载保护能力强
1)机内标配输出隔离变压器,抗干扰能力强
2)小的零地电压差,满足精密仪器设备的供电需求,保护设备安全运行。
3)负载兼容性好,可以适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负载,满足各种应用场合的需求。
环境适应性强
1)宽广的电压输入范围达304V~456V,避免频繁地切换至电池供电,适应于电力环境恶劣的地区。
2) UPS的输入频率范围宽,*接入各种燃油发电机均可稳定工作。
3) UPS可以缺相运行。
电池优化性能高
1)采用智能电池管理功能(ABM)技术,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池维护次数。
2)的恒流恒压自动充电技术,限度活化电池,节省充电时间,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保护周全可靠
1)具有开机自诊断功能,避免因UPS隐患而可能引发的故障风险。
2)具有交流输入过/欠压保护,输出过载、短路
充电控制主要包括主充、均充、浮充三阶段的自动转换,从放电状态到充电状态的自动转换,充电程序判断及停充控制等方面。掌握正确的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蓄电池充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3.1主充、均充、浮充各阶段的自动转换
目前,国内大部分充电电源仍采用主充、均充、浮充三阶段充电法实现对蓄电池的充电。充电各阶段的自动转换方法有:
(1)时间控制,即预先设定各阶段充电时间,由时间继电器或CPU控制转换时刻;
(2)设定转换点的充电电流或蓄电池端电压值,当实际电流或电压值达到设定值时,即自动转换;
(3)采用积分电路在线监测蓄电池的容量,当容量达到一定值时,则发信号改变充电电流的大小。
上述方法中,时间控制比较简单,但这种方法缺乏来自蓄电池的实时信息,控制比较粗略;容量监控方法控制电路比较复杂,但控制精度较高。
3.2充电程度判断
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必须随时判断蓄电池的充电程度,以便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判断充电程度的主要方法有:
(1)观察蓄电池去极化后的端电压变化。一般来说,在充电初始阶段,电池端电压的变化率很小;在充电的中间阶段,电池端电压的变化率很大;在充电末期,端电压的变化率极小[2]。通过观测单位时间内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就可判断蓄电池所处的充电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