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中小团队做 Web3 项目推广,都陷入 “要么‘乱花钱没效果’,要么‘只做表面功夫’” 的困境 —— 有的团队花 1 万 USDT 投推特广告,却因 “目标人群不准”,只带来 20 个注册用户,获客成本高达 500 USDT / 个;有的团队建了 Discord 社群,却每天只发 “通知”,用户活跃度不足 5%,私域沦为 “僵尸群”;还有的团队只做 “公域曝光”,不沉淀用户,流量来了又走,推广效果无法累积。其实中小团队的项目推广,核心不是 “拼预算、拼曝光量”,而是 “先做私域沉淀,再做垂直场景渗透,用‘小而精’的动作替代‘大而泛’的投流”,哪怕每月只投 2000-3000 USDT,也能实现 “获客成本低、用户留存高”,甚至靠私域用户实现 “零成本裂变”。
第一章 中小团队项目推广的 4 个致命误区:别让 “推广” 变成 “烧钱”很多团队推广失败,不是 “没做事”,而是 “做的事没踩中‘中小团队资源有限’的核心特点”,这 4 个误区和之前的宣发、孵化误区聚焦不同环节,尤其容易被忽视:
误区 1:盲目投 “公域广告”,不做 “人群精准度”最常见的错误是 “觉得‘投广告就能有流量’”,不分析 “广告触达的是不是目标用户”。某 NFT 项目花 8000 USDT 投推特 “Web3 兴趣人群” 广告,却没细分 “是 NFT 艺术爱好者还是炒币用户”,最终带来的点击中,70% 是 “只看不动” 的炒币用户,mint 率不足 0.3%,获客成本远超预期。
还有团队投 “谷歌搜索广告”,关键词选 “Web3 钱包”“NFT 平台” 等大词,竞争激烈且成本高(单次点击 1-2 USDT),却没做 “长尾精准词”(如 “BSC 链低 Gas 费钱包”“印尼语 Web3 收款工具”)—— 某跨境支付项目早期投 “Web3 跨境支付” 大词,单次点击 1.5 USDT,后来换成 “东南亚 USDT 收款工具” 长尾词,单次点击降至 0.3 USDT,转化率还提升了 3 倍。中小团队的预算有限,投公域广告不做 “精准定位”,就是 “白扔钱”。
误区 2:私域 “建而不管”,只做 “通知群” 不做 “活跃群”很多团队觉得 “建个 Discord/ 群就是私域”,却不做运营,每天只发 “项目更新通知”“活动链接”,用户要么屏蔽群消息,要么直接退群。某链游项目建了 500 人 Discord 群,3 个月内只发过 10 条 “游戏更新通知”,群内日均发言不足 10 条,用户问 “怎么通关” 也没人回应,最终群活跃率跌破 3%,私域完全没发挥作用。
私域的核心是 “用户连接”,不是 “信息推送”—— 中小团队的私域不用大而全,但要 “小而活”。某 DeFi 工具项目 300 人 群,每天做 “1 个小互动”(如 “聊聊你用我们工具省了多少 Gas 费”“抽 3 人送 5 USDT 体验金”),群活跃率保持在 40%,还靠用户推荐带来 15% 的新增用户,这才是私域的价值。
误区 3:只做 “一次性推广”,不做 “长尾流量”很多团队推广只盯 “短期爆点”,比如上线当天找 KOL、发广告,之后就停止动作,却忽视 “长尾流量”—— 比如谷歌 SEO、社区内容沉淀、用户口碑传播。某 Web3 理财项目上线时花 1.2 万 USDT 做推广,带来 300 个注册用户,但上线后没做任何长尾动作,1 个月后新增用户几乎为零,之前的推广投入无法持续产生效果。
对中小团队来说,“长尾流量” 才是 “低成本持续获客” 的关键 —— 比如在 Medium 写 “DeFi 理财避坑指南”,自然植入项目;在 Reddit 的 Web3 社区回答用户问题,软推产品;优化谷歌关键词,让用户搜索 “BSC 理财工具” 时能找到你。这些动作前期花时间,但后期能带来 “零成本自然流量”,某钱包项目靠 3 篇 Medium 干货文,每月稳定带来 50 + 自然注册用户。
误区 4:借势 “热点” 不 “结合自身”,内容没共鸣不少团队觉得 “追热点就能有流量”,比如行业出 “某大机构投资 Web3” 的新闻,就发 “我们也在做 Web3,欢迎关注”;市场炒 “AI+NFT”,就硬蹭 “我们的 NFT 也能用 AI 生成”,但内容和自身项目无关,用户看了没印象。某 NFT 项目追 “AI 生成热点”,发了 5 条 “AI 生成 NFT 教程”,却没提 “自己项目的 NFT 有什么特点”,最终推文阅读量虽高,但转化为注册用户的不足 1%。
借势不是 “硬蹭”,而是 “结合项目痛点找关联”—— 比如行业讨论 “Web3 转账 Gas 费高”,做低 Gas 费钱包的团队就发 “3 个用我们钱包省 Gas 费的小技巧”;市场关注 “东南亚 Web3 发展”,做东南亚跨境支付的团队就发 “东南亚自由职业者用我们工具收款的真实案例”。这样的借势内容才 “有价值、有共鸣”,能带来精准用户。
第二章 中小团队项目推广核心框架:4 步实现 “低成本精准获客”中小团队的推广不用复杂,核心是 “围绕‘私域沉淀→垂直渗透→长尾引流→数据优化’做动作”,每个步骤都聚焦 “中小团队预算少、资源有限” 的特点,和之前的宣发框架形成差异化:
第一步:私域 “打底”,用 “小福利 + 轻互动” 建 300-500 人精准群(预算 500-1000 USDT)私域是中小团队的 “流量蓄水池”,不用一开始就做万人群,先建 1 个 300-500 人的精准群,重点做 “用户留存 + 信任建立”,3 个关键动作:
1. 精准拉新:从 “垂直场景” 找种子用户,别贪 “泛流量”拉新不是 “谁都加”,而是 “找真正有需求的用户”。比如做 “东南亚 USDT 收款工具”,就去 Upwork、Fiverr 的东南亚自由职业者社群;做 “BSC 链低 Gas 费钱包”,就去 Discord 的 BSC 用户群、 的 “Web3 钱包交流群”。拉新时别硬推,用 “小福利 + 痛点关联”:
在自由职业者社群发 “你是不是觉得 PayPal 手续费高?我们的 USDT 收款工具手续费 0.8%,进群领首笔收款免手续费福利”;
在钱包交流群发 “分享 3 个省 Gas 费的小技巧,最后 1 个用我们的钱包就能实现,进群获取完整教程”。
某跨境支付项目用这种方式,2 周拉了 350 人精准群,其中 80% 是 “有跨境收款需求” 的东南亚自由职业者,比 “泛流量拉新” 精准 10 倍。
2. 轻量运营:每天 1 个 “小互动”,让群 “活起来”私域运营不用复杂,每天花 30 分钟做 1 个互动,就能保持活跃度:
问答互动:比如 “今天聊聊你用 Web3 工具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抽 3 人送 5 USDT 体验金”;
干货分享:比如 “分享 1 个用我们工具‘一键导出收款记录’的小技巧,附步骤截图”;
用户案例:比如 “群里 @用户 A 用我们工具收了 1000 USDT,省了 40 USDT 手续费,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问他”。
某 DeFi 工具项目靠这种 “轻互动”,群活跃率保持在 35%,用户问问题时,不仅运营回应,老用户还会主动帮忙解答,形成 “自运营” 氛围。
3. 信任建立:别 “只推产品”,多 “解决问题”私域里别每天发 “我们的产品有多好”,而是 “帮用户解决问题”。比如用户问 “怎么用你们的工具绑定银行卡”,就发详细教程;用户反馈 “某功能不好用”,就及时跟进并告知 “已在迭代,下周上线”。某钱包项目用户反馈 “资产统计不清晰”,运营当天记录需求,1 周后发 “资产统计功能优化进展”,用户信任感大幅提升,该用户还主动拉了 5 个朋友进群。
第二步:垂直场景 “渗透”,用 “干货 + 软植入” 触达 1000 + 目标用户(预算 1000-1500 USDT)
私域稳定后,向 “垂直场景” 扩散,比如行业社群、论坛、小众媒体,重点做 “干货内容软植入”,避免硬广,3 个动作:
1. 社群渗透:在 5-10 个垂直社群做 “价值输出”选 5-10 个和项目相关的垂直社群(如 DeFi 理财群、NFT 创作者群、东南亚 Web3 群),每周发 2-3 条 “干货内容”,结尾软推项目:
做理财工具的,在 DeFi 群发 “《3 个避免 DeFi 理财踩坑的小技巧》,最后 1 个技巧用我们的工具就能实现,附使用截图”;
做 NFT 工具的,在 NFT 创作者群发 “《NFT 创作者如何高效管理多平台资产?分享 1 个聚合工具》,我们的工具支持 OpenSea、Blur 双平台资产同步”。
某 NFT 工具项目靠这种方式,在 10 个社群输出 20 篇干货,带来 200 + 注册用户,获客成本仅 5 USDT / 个,远低于广告投流。
2. 小众媒体发稿:找 3-5 家垂直媒体,做 “深度内容”别只找头部媒体(如 CoinDesk),重点找 “垂直小众媒体”(如专注 DeFi 的 DeFi Pulse、专注东南亚 Web3 的 Web3 SEA),发 “深度内容” 而非 “新闻稿”:
做跨境支付的,发《东南亚自由职业者 Web3 收款指南:为什么 USDT 比 PayPal 更划算?》,文中自然提到 “我们的工具如何实现 0.8% 手续费”;
做链游工具的,发《轻量链游玩家避坑:3 个提升打金效率的工具,第 2 个亲测有效》,植入自己的工具。
这类媒体的读者都是 “精准用户”,一篇深度内容能带来 50-100 个自然注册用户,且用户留存率比广告用户高 30%。
3. 微 KOL 合作:找 3-5 个 “垂直微 KOL”,做 “真实体验”别找粉丝 10 万 + 的头部 KOL,找 “粉丝 1 万 - 5 万、专注垂直领域” 的微 KOL(如 “东南亚 Web3 博主”“DeFi 工具测评博主”),让他们做 “真实体验内容”:
做钱包的,让 KOL 拍 “用这款钱包省 Gas 费的实测视频”,展示 “转账前 Gas 费 1 USDT,用工具后 0.1 USDT”;
做理财的,让 KOL 写 “用这款工具理财 1 周的真实收益记录”,附 “充值 - 收益到账” 截图。
某钱包项目找了 3 个印尼微 KOL,花 1200 USDT,带来 600 + 下载,转化 300 + 注册用户,获客成本 4 USDT / 个,比公域广告低 90%。
第三步:长尾流量 “布局”,靠 “内容沉淀” 实现零成本获客(预算 500 USDT)长尾流量是 “长期免费流量”,前期花时间布局,后期能持续带来用户,重点做 2 件事:
1. 谷歌 SEO:优化 “长尾关键词”,让用户搜得到选 5-10 个 “低竞争、高精准” 的长尾关键词(如 “BSC 链低 Gas 费钱包推荐”“东南亚 USDT 收款工具”“NFT 资产统计工具”),在官网、Medium、Reddit 上做内容:
官网页面标题写 “BSC 链低 Gas 费钱包|0.1 USDT 起转账,10 分钟到账”;
在 Medium 写《2024 年 5 个低 Gas 费 Web3 钱包推荐,第 3 个最适合新手》,把自己的项目放在推荐列表,详细讲 “为什么适合新手”。
某理财项目优化 “BSC 链小额理财工具” 关键词后,3 个月后谷歌搜索排名进入前 3,每月稳定带来 80 + 自然注册用户,零成本。
2. 社区内容沉淀:在 Reddit、Quora 回答问题,软植项目在 Reddit 的 r/Web3、r/DeFi,Quora 的 “Web3 支付”“NFT 工具” 等话题下,回答用户问题,自然植入项目:
用户问 “东南亚跨境收款用什么工具好?”,回答 “PayPal 手续费高,推荐用 USDT 收款,我用 XX 工具(你的项目)收过 10 次,手续费 0.8%,10 分钟到账”;
用户问 “怎么管理多平台 NFT 资产?”,回答 “可以用聚合工具,我用 XX 工具(你的项目)同步 OpenSea 和 Blur 的资产,不用切换账号”。
某 NFT 工具项目靠这种方式,每月在社区回答 20 个问题,带来 50 + 注册用户,且用户精准度极高,留存率达 35%。
第四步:数据 “优化”,用 “小调整” 提升推广效率(零预算)中小团队推广要靠 “数据” 判断效果,重点盯 3 个指标,及时调整动作:
获客成本(CAC):计算 “每获取 1 个注册用户的成本”(如微 KOL 花 1200 USDT 带来 300 个用户,CAC=4 USDT),若 CAC 超过 10 USDT,就调整渠道(比如换更便宜的微 KOL);
转化率:从 “内容点击” 到 “注册” 的转化率(目标≥5%),若低于 3%,优化内容(比如在干货文里加 “更明确的行动指令”:“点击链接注册,领 5 USDT 体验金”);
私域转化率:从 “公域流量” 到 “私域用户” 的转化率(目标≥10%),若低,优化拉新福利(比如把 “进群领资料” 换成 “进群领 5 USDT 体验金”)。
某跨境支付项目早期用 “进群领资料” 拉新,私域转化率仅 5%,后来换成 “进群领首笔收款免手续费”,转化率提升到 15%,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