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供应链与口岸物流博览会(简称 “2026 成都供应链博览会”)将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盛大启幕。作为西南地区规模大、规格高的供应链领域展会,本届博览会由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成都国际会展集团联合主办,以 “数实融合・链通全球” 为主题,聚焦口岸经济升级、智慧物流创新、跨境供应链协同三大核心板块,吸引了全球 5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 余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突破 12 万平方米,预计将迎来超 5 万名观众,成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链接 “一带一路” 沿线市场的关键纽带。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本届展会亮眼的 “智慧物流数字馆”,堪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 “全景实验室”。馆内集中展示从 “数字孪生仓库” 到 “智能调度大脑” 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京东物流带来的 “亚洲一号” 升级版数字孪生系统,可实时映射仓库内 1200 台 AGV 机器人的运行状态,通过算法优化使订单分拣效率提升 50%;菜鸟网络展示的 “跨境物流数字沙盘”,依托卫星定位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从海外仓到国内消费者手中的全流程可视化,将跨境包裹时效波动控制在 ±2 小时内。更值得关注的是,展会引入 “AI 供应链诊断中心”,企业可携带自身物流数据现场接入系统,由算法自动生成成本优化方案 —— 去年试点期间,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该系统调整运输路线,单月物流成本降低 18%。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本届展会亮眼的 “智慧物流数字馆”,堪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 “全景实验室”。馆内集中展示从 “数字孪生仓库” 到 “智能调度大脑” 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京东物流带来的 “亚洲一号” 升级版数字孪生系统,可实时映射仓库内 1200 台 AGV 机器人的运行状态,通过算法优化使订单分拣效率提升 50%;菜鸟网络展示的 “跨境物流数字沙盘”,依托卫星定位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从海外仓到国内消费者手中的全流程可视化,将跨境包裹时效波动控制在 ±2 小时内。更值得关注的是,展会引入 “AI 供应链诊断中心”,企业可携带自身物流数据现场接入系统,由算法自动生成成本优化方案 —— 去年试点期间,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该系统调整运输路线,单月物流成本降低 18%。 口岸经济作为成都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抓手,在本届展会中呈现出 “陆海空铁” 四维联动的新图景。在 “成都国际铁路港展区”,中欧班列(成渝)数字化调度平台实时展示着 78 列在途班列的运行数据,其新增的 “多式联运中转智能匹配” 功能,可自动为企业匹配 “铁路 + 海运”“铁路 + 空运” 优组合,去年帮助某电子企业将亚欧物流周期缩短 12 天。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展区则重点推出 “航空物流跨境通关一体化” 方案,通过与重庆、昆明等机场的数据互联,实现 “一次申报、多港通关”,跨境医药冷链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 4 小时内。现场还设置了 “口岸经济成果展”,通过对比 2016-2025 年成都口岸进出口额从 3000 亿元到 1.2 万亿元的增长曲线,直观呈现西部口岸经济的崛起态势。
口岸经济作为成都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抓手,在本届展会中呈现出 “陆海空铁” 四维联动的新图景。在 “成都国际铁路港展区”,中欧班列(成渝)数字化调度平台实时展示着 78 列在途班列的运行数据,其新增的 “多式联运中转智能匹配” 功能,可自动为企业匹配 “铁路 + 海运”“铁路 + 空运” 优组合,去年帮助某电子企业将亚欧物流周期缩短 12 天。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展区则重点推出 “航空物流跨境通关一体化” 方案,通过与重庆、昆明等机场的数据互联,实现 “一次申报、多港通关”,跨境医药冷链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 4 小时内。现场还设置了 “口岸经济成果展”,通过对比 2016-2025 年成都口岸进出口额从 3000 亿元到 1.2 万亿元的增长曲线,直观呈现西部口岸经济的崛起态势。 针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转型 “成本高、落地难” 的痛点,展会特别开设 “中小企业供应链赋能专区”。该专区联合 15 家物流服务商推出 “轻量化转型套餐”:针对电商企业的 “共享仓储 + 智能分单” 服务,可将仓储成本降低 30%;面向制造业的 “零担货运联盟”,通过整合零散货源实现运输单价下降 25%。专区内的 “供应链金融服务站” 更是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现场推出的 “物流单质押贷款”,企业凭有效物流单据即可申请高 500 万元信用贷款,去年已帮助 300 余家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专区还设置 “转型案例课堂”,邀请 10 家中小企业分享数字化转型经验,其中成都某食品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库存管理系统,将缺货率从 15% 降至 3% 的案例,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讨论。
针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转型 “成本高、落地难” 的痛点,展会特别开设 “中小企业供应链赋能专区”。该专区联合 15 家物流服务商推出 “轻量化转型套餐”:针对电商企业的 “共享仓储 + 智能分单” 服务,可将仓储成本降低 30%;面向制造业的 “零担货运联盟”,通过整合零散货源实现运输单价下降 25%。专区内的 “供应链金融服务站” 更是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现场推出的 “物流单质押贷款”,企业凭有效物流单据即可申请高 500 万元信用贷款,去年已帮助 300 余家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专区还设置 “转型案例课堂”,邀请 10 家中小企业分享数字化转型经验,其中成都某食品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库存管理系统,将缺货率从 15% 降至 3% 的案例,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