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中国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LETASIA)将于6月3日至5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D区盛大举行。作为汉诺威全球物流展系列核心展会之一,本届展会以“智慧物流·绿色未来”为主题,预计吸引800余家全球企业参展,展示面积突破7万平方米,覆盖智能仓储、新能源搬运、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展会由汉诺威米兰佰特展览(广州)有限公司主办,聚焦“数智工厂·智慧物流·机器人”三大核心领域,旨在构建全球物流技术交流与产业协同的标 杆平台。

LETASIA自2010年升级为国际性展会以来,始终紧扣“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双核主题,通过展示AGV机器人、激光SLAM导航、新能源叉车等前沿技术,成为华南地区物流技术发展的晴雨表。2026年展会新增“碳中和物流解决方案”展区,集中展示氢能叉车、绿色包装等低碳技术,推动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作为汉诺威CeMAT全球物流展体系的重要组成,本届展会国际展商占比达35%,德国、日本、韩国国家展团面积扩大30%,形成跨国技术融合的示范窗口。展会将设立“一带一路”物流科技对接专区,助力中国企业开拓东南亚及新兴市场,构建全球物流技术合作生态。
展会与智能机器人、冷链物流等五大主题展形成生态矩阵,实现“展+会+赛”立体化模式。通过“展商-买家”匹配系统,预计促成超2000项业务对接,为智慧工厂、仓储配送等场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2009年,展会以叉车及配件展览会形式亮相,填补华南地区物流装备展会空白。2010年升级为涵盖机械搬运、仓储技术的全产业链展会,展出面积达2万平方米,吸引林德、永恒力等200余家展商,初步构建物流技术交流平台。2018年,汉诺威米兰佰特展览(广州)有限公司成立,展会正式纳入汉诺威CeMAT全球物流展体系,确立“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双核主题。
2019年第十届展会启用蓝色主视觉标识,展出面积突破4万平方米,新增AGV机器人、智能仓储系统等前沿展区,实现三大突破:国际展商比例提升至25%,设立“物流4.0”专题论坛,观众突破3万人次,形成“展+会+赛”立体化模式。2024年第十五届展会以“数智工厂·智慧物流”为主题,展示面积达5.2万平方米,汇聚650家参展企业,增设“AI驱动的供应链优化”专题展区,推出线上云展平台,实现“线下展示+线上洽谈”双轨模式。
后疫情时代,展会加速数智化转型。2026年展会规模升级至7万平方米,新增“碳中和物流解决方案”展区,展示新能源叉车、绿色包装等创新技术。国际参与度提升,德国、日本、韩国国家展团面积扩大30%,国际展商占比达35%。产业联动方面,与智能机器人、冷链物流等五大主题展形成生态矩阵,为行业提供全景式解决方案。

展会汇聚全球物流技术领 军企业,展示从智能仓储到无人配送的全链条创新解决方案。例如,新松机器人开发的复合型AGV,采用激光SLAM与视觉融合导航技术,定位精度达±2mm,较传统磁导AGV效率提升40%,推动行业技术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发展。展会通过“场景驱动+技术融合”模式,加速AGV导航、分拣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动力。
作为亚洲物流技术领域的风向标,展会搭建了全球物流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例如,德国企业展示的氢能叉车技术,通过引入中国市场的实际应用场景,实现了技术本土化改良;中国企业研发的AGV机器人则通过与日本企业的合作,提升了导航精度和稳定性。这种跨国的技术融合,不仅加速了全球物流技术的迭代升级,更推动了“中国制造”与“德国工艺”“日本精密”的深度协同,为全球物流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合作范式。
展会对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产业的带动效应显著。通过集聚全球物流技术资源,展会为华南地区企业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展示平台,促进了区域物流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展会与智能机器人、冷链物流等五大主题展形成生态矩阵,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届展会新增“碳中和物流解决方案”展区,集中展示新能源叉车、绿色包装等低碳技术,引领行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例如,新能源叉车在展会上的占比预计突破60%,彰显了行业绿色转型的趋势。展会通过展示绿色搬运技术、锂电快充技术等创新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解决方案,推动了全球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6中国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作为亚洲物流技术领域的风向标,以“智慧物流·绿色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球1000余家企业,展示了从智能仓储到无人配送的全链条创新解决方案。展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更揭示了物流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的必然趋势。通过推动行业技术迭代、促进跨国技术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引领行业绿色转型,展会为全球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物流技术的重要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