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焊缝探伤(关键承载焊缝,防开裂)
电梯井框架焊缝(如立柱与横梁的 T 型接头焊缝、立柱拼接焊缝、缀条与立柱 / 横梁的角焊缝)长期承受电梯轿厢的 “垂直载荷” 与 “水平振动载荷”,易产生疲劳裂纹,需重点检测表面及内部缺陷。
磁粉检测(MT): 覆盖焊缝表面及两侧 20mm 热影响区,优先检测 “焊缝焊趾”(应力集中最严重部位,易产生疲劳裂纹)、“T 型接头焊根”(易存在未熔合)。
检测要求:采用湿磁粉法(磁粉浓度 10-20g/L),搭配磁轭交叉磁化(确保磁场覆盖裂纹可能方向),表面需清理(无锈迹、油漆、焊渣,粗糙度 Ra≤25μm),任何长度的表面裂纹均需标记返修(如打磨后补焊,返修后 复检)。
典型缺陷:焊缝表面疲劳裂纹(多沿焊趾横向分布)、表面未熔合(T 型接头处条状缺陷)、表面气孔(单个直径>3mm 需处理)。
超声波检测(UT):针对 “立柱拼接焊缝”“横梁与立柱的 T 型接头熔透焊缝”(壁厚≥8mm),按 50% 比例抽检(关键层站,如底层、顶层、中间层,需 检测)。
检测要求:采用斜(K 值 2.0-2.5)扫查内部缺陷,重点排查 “焊根未熔合”(T 型接头根部易因焊接电流不足导致)、“内部夹渣”(单个面积≤100mm²)、“内部裂纹”(任何长度均不合格),合格等级需符合 GB/T 11345-2013 的 Ⅱ 级要求。
操作要点:对型钢(如 H 型钢、方管)焊缝,需用 “曲面楔块” 适配工件形状,避免与工件贴合不良导致的检测盲区。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机构。

联箱探伤检测需遵循国家及行业强制性 / 推荐性标准,核心围绕无损检测(NDT)方法的技术要求、缺陷评定、合格判定展开,不同应用领域(如电站锅炉、化工压力容器)的联箱,执行标准会有差异。
你关注联箱探伤标准很关键,联箱作为承压设备的核心部件,其焊缝和母材的缺陷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标准是确保检测结果统一、可靠的根本依据。
核心通用标准(跨领域适用)
这类标准规定了无损检测方法的基础技术框架,是联箱检测的通用依据。
超声波检测(UT)相关标准
核心标准: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关键要求:明确不同检测等级(如 B 级、C 级)对应的选择、扫描方式、灵敏度校准方法;规定了缺陷的定量计算(如缺陷深度、长度测量)和评定规则,例如单个缺陷的允许尺寸、密集缺陷的判定阈值。
射线检测(RT)相关标准
核心标准:GB/T 3323-2022《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检测》
关键要求:划分了射线检测的质量等级(如 AB 级、B 级),明确不同厚度焊缝对应的射线能量、焦距、曝光参数;规定了底片的黑度范围、像质计灵敏度要求,以及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的等级评定标准,不同应用场景会选择不同的合格级别(如 Ⅰ 级、Ⅱ 级)。
磁粉检测(MT)与渗透检测(PT)相关标准
磁粉检测标准:GB/T 15822.1-2022《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 1 部分:总则》
渗透检测标准:GB/T 18851.1-2022《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 1 部分:总则》
关键要求:两者均明确了检测前的表面预处理标准(如清洁度、粗糙度)、检测剂(磁悬液、渗透剂)的技术指标、检测操作流程;规定了表面缺陷(如裂纹、针孔)的显示评定方法,以及不同产品等级对应的缺陷允许范围。
,百色压力管道无损检测。

连接节点探伤(螺栓 / 连接板,防松动断裂)
电梯井的连接节点(如立柱与横梁的连接板螺栓、缀条与框架的螺栓连接)是 “载荷传递关键”,易因振动导致螺栓松动、连接板裂纹,需结合 “探伤检测 + 机械检查”。
螺栓探伤(MT):对 “高强度螺栓”(如 M16 及以上,8.8 级及以上)按 30% 比例抽检,重点检测 “螺栓头部与螺杆过渡区”(拧紧时应力集中导致的裂纹)、“螺纹根部”(振动导致的疲劳裂纹)。
检测要求:螺栓表面需除锈(露出金属本色),采用磁轭局部磁化,任何裂纹均需立即更换螺栓,并扩大抽检比例至 ;用扭矩扳手检查螺栓扭矩(需符合设计要求,如 M20 螺栓扭矩≥200N・m),扭矩不足会加剧节点振动,诱发其他缺陷。
连接板探伤(MT+UT):连接板(厚度≥6mm)的 “边缘焊缝” 需 MT 检测(表面裂纹),“板体本身” 按 20% 比例 UT 检测(内部孔洞、分层),连接板若存在 “穿孔腐蚀”(孔径>5mm)或 “裂纹长度>10mm”,需更换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