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与法兰焊缝探伤
储罐进出口接管(如进料管、出料管、排污管)与罐壁的连接焊缝,因受力复杂(介质冲刷、温度变化),需重点检测。
采用 “磁粉检测(MT)+ 超声波检测(UT)” 组合:MT 检测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无表面裂纹),UT 检测焊缝内部(无未焊透、内部裂纹),检测范围需覆盖接管全周焊缝及接管与罐壁过渡区(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
若接管直径≤80mm,无法用 UT 扫查时,需采用射线检测(RT),确保焊缝全厚度无内部缺陷,合格等级为 Ⅱ 级。
所有探伤项目需遵循国家 / 行业标准,核心标准包括:
GB 50128-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
NB/T 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含 MT、UT、RT、PT 等方法);
SY/T 0442-2010《石油天然气钢制储罐防腐工程技术规范》(针对腐蚀相关检测);
API 653-2020《储罐检验、修复、改造和重建》(通用标准,适用于大型储罐)。
,燃气管道无损探伤机构。

根据检测标准(如产品标准、行业规范)判定缺陷是否合格,核心判定依据是 “缺陷尺寸限值”:
裂纹:任何长度的裂纹均判定为不合格(除非标准特殊允许,如轻微表面裂纹可打磨修复后复检);
未焊透 / 未熔合:长度>10mm 或深度>焊缝厚度 10%(且>2mm)时不合格;
夹渣 / 气孔:单个尺寸>3mm,或密集缺陷(每 100mm 长度内>3 个)时不合格;
咬边:深度>0.5mm 或连续长度>100mm 时不合格。
标准
磁粉焊缝探伤的所有项目均需依据国家 / 行业标准执行,常见核心标准包括:
GB/T 15822-2022《磁粉检测》(共 3 部分,涵盖方法、设备、材料)
JB/T 4730.4-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4 部分:磁粉检测》(针对压力容器、锅炉等承压设备焊缝)
GB/T 3323-2022《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虽为射线检测标准,但部分焊缝缺陷判定限值可参考)
AWS D1.1《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通用,针对钢结构焊缝的磁粉检测要求)。
,芜湖燃气管道无损探伤。

接管与腔体连接焊缝(受力复杂焊缝)
检测组合:RT( 检测,因接管焊缝空间狭小,UT 易有盲区)+ PT( 表面检测)。
特殊要求:
接管直径≤80mm 时,需采用 “小径管专用射线透照工艺”(如双壁双影法),确保焊缝全厚度覆盖;
表面需通过 PT 检测 “接管内壁开口缺陷”(介质长期冲刷易导致腐蚀裂纹)。
不锈钢腔体焊缝探伤需遵循国家 / 行业标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特殊要求:
通用标准:
NB/T 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UT、PT、RT 方法依据);
GB/T 29712-2013《不锈钢焊接接头 射线检测和质量分级》(专门针对不锈钢焊缝的 RT 分级)。
行业特殊要求:
食品 / 医药行业:腔体焊缝需进行 “渗透检测后钝化处理”(防止检测后表面生锈),且渗透剂需符合 “FDA 食品接触级” 标准;
真空 / 高压腔体:对接焊缝需 RT 检测,且内部缺陷等级需达到 Ⅰ 级(无任何气孔、夹渣),防止泄漏;
化工腐蚀介质腔体:焊缝热影响区需补充 “超声测厚”(检测是否因晶间腐蚀导致壁厚减薄),减薄量≤原壁厚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