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底焊缝探伤(边缘板 + 中幅板)
罐底长期接触基础,易受腐蚀、沉降影响,焊缝缺陷易导致底板渗漏。
边缘板焊缝(罐壁与罐底连接的角焊缝):采用磁粉检测(MT)**** 覆盖,重点排查角焊缝表面裂纹(尤其是罐壁侧热影响区,因焊接应力易产生裂纹),用超声波检测(UT)检测角焊缝根部未熔合(深度>壁厚 10% 需返修)。
中幅板拼接焊缝:因底板较薄(通常 6-10mm),优先采用渗透检测(PT,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或表面光洁的碳钢),检测表面开口缺陷(如裂纹、气孔);对跨度>1.5m 的焊缝,需补充超声波检测(UT),排查内部夹渣(单个尺寸>5mm 需处理)。
真空试漏:罐底所有焊缝完成探伤后,需进行真空试漏(针对底板外侧),用真空罩覆盖焊缝,抽真空至 - 53kPa,保压 30s,观察是否有气泡(涂肥皂水检测),无气泡则判定为无泄漏。
嘉兴油管焊接探伤检测

先进行外观检查(目视 + 直尺,排查明显变形、焊缝焊瘤),再开展无损检测(MT 优先检测表面,UT 跟进内部);
对发现的缺陷,用记号笔标记位置(如 “立柱 2,距地面 3m 处 T 型焊缝,裂纹长 8mm”),拍摄缺陷照片(含标尺,便于尺寸判定),记录检测数据(如 UT 缺陷波幅、深度)。
缺陷处理:
表面裂纹:打磨至裂纹完全清除(打磨后需 MT 复检,确认无残留),若打磨深度>3mm,需补焊(采用与母材匹配的焊条,如 Q235 用 E43 型焊条);
内部未熔合 / 夹渣:若缺陷尺寸超标准,需采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补焊后 **** UT+MT 复检;
螺栓裂纹 / 扭矩不足:裂纹螺栓立即更换(新螺栓需与原规格一致),扭矩不足螺栓重新拧紧并复校扭矩。
复检与报告:
所有缺陷处理完成后,对处理区域 **** 复检,确保无新缺陷;
出具检测报告(含检测部位示意图、缺陷记录、处理结果、),报告需经检测人员、审核人员签字,加盖 CMA/CNAS 资质章(若需第三方认证)。
油管焊接探伤检测报告

检测项目及涉及检测标准:
序号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1 X射线检测GB/T3323-2005;GB/T 5677-2007 ;JB/T 4730.2-20052 超声波检测GB/T2970-2004;GB/T 7734-2004;GB/T 11345-2013;CB/T 3559-2011;GB/T4162-2008;GB/T 6402-2008;GB 7233.1-2009 ;JB/T 4730.3-2005;GB/T5193-2007;GB/T 6519-2013 3 磁粉检测JB/T 6061-2007;GB/T 9444-2007;JB/T4730.4-2005;CB 819-1975;CB 973-1981 4 渗透检测JB/T 6062-2007;GB/T9443-2007;JB/T 8466-1996;JB/T 4730.5-2005;CB/T329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