檩条与主梁连接焊缝(防檩条脱落,保障面板固定)
檩条多为 C 型钢 / Z 型钢,与主梁通过角焊缝连接,焊缝短小(长度 50-100mm)、受力集中,易因面板张力或风载振动开裂,需 MT 检测。
磁粉检测(MT)核心要求:
检测范围:檩条腹板与主梁翼缘的角焊缝全长度,及焊缝两端各 10mm 热影响区(檩条端部易因应力集中产生裂纹)。
核心缺陷:
焊趾裂纹:沿檩条腹板与焊缝的过渡处分布,磁痕短(2-5mm)但尖锐,需打磨至裂纹完全清除(打磨后厚度不得低于檩条设计厚度的 90%);
焊脚尺寸不足:虽非缺陷,但需同步检查(设计焊脚高度≥5mm),焊脚不足会导致受力面积减小,需补焊至设计尺寸。
操作要点:因檩条间距小(通常 1-1.5m),需用小型磁轭(磁极间距 50-80mm),避免与相邻檩条干涉;检测时需逐个檩条排查,标记不合格焊缝位置(如 “主梁 1,檩条 3-4 间焊缝裂纹”)。
,钢构件射线探伤检测中心。

射线检测(RT)—— 直观显示内部缺陷
适用于对接焊缝(如管道、储罐简体焊缝),通过 X 射线 /γ 射线成像,直观观察缺陷形态,检测项目与 UT 互补:
未焊透 / 未熔合:RT 底片上呈连续黑色条状(未焊透)或不规则黑色区域(未熔合),长度>10mm 需返修,尤其适用于判断焊缝根部熔合质量;
内部气孔 / 夹渣:气孔呈圆形黑色斑点,夹渣呈不规则黑色块状,按 NB/T 47013 分级,Ⅰ 级焊缝不允许存在任何密集缺陷,Ⅱ 级焊缝允许单个小缺陷(气孔直径≤3mm);
适用限制:角焊缝、T 型接头因射线穿透角度限制,检测效果差;非铁磁性焊接件(如铝合金)需用高能射线(如 γ 射线),避免穿透不足;有辐射风险,需划定安全区域,检测人员需持证操作。
,承德钢构件射线探伤检测。

根据检测标准(如产品标准、行业规范)判定缺陷是否合格,核心判定依据是 “缺陷尺寸限值”:
裂纹:任何长度的裂纹均判定为不合格(除非标准特殊允许,如轻微表面裂纹可打磨修复后复检);
未焊透 / 未熔合:长度>10mm 或深度>焊缝厚度 10%(且>2mm)时不合格;
夹渣 / 气孔:单个尺寸>3mm,或密集缺陷(每 100mm 长度内>3 个)时不合格;
咬边:深度>0.5mm 或连续长度>100mm 时不合格。
标准
磁粉焊缝探伤的所有项目均需依据国家 / 行业标准执行,常见核心标准包括:
GB/T 15822-2022《磁粉检测》(共 3 部分,涵盖方法、设备、材料)
JB/T 4730.4-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4 部分:磁粉检测》(针对压力容器、锅炉等承压设备焊缝)
GB/T 3323-2022《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虽为射线检测标准,但部分焊缝缺陷判定限值可参考)
AWS D1.1《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通用,针对钢结构焊缝的磁粉检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