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材料及焊接质量检测项目包括:
1、钢材的抽样复验:钢材原材料力学及工艺性能检验,60t为一个检验批;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或扭矩系数的复检。同一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及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批数量3000套。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和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按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取8套进行复检。
3、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测,按制造厂和安装单位,分别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制造批可按单位工程的工程量每2000t为一批,每种表面处理工艺单独检验,每批三组试件。
4、焊缝 声波(x射线)无损检测:
(1)、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 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3323的规定。
(2)、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形节点相贯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G/T 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 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的规定。
(3)、钢结构无损检测应在焊接外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监理人员应在现场对无损检测进行旁站监理,并做好记录。
(4)、一级焊缝质量等级内部缺陷 声波探伤比例,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内部缺陷 声波探伤比例20%;
(5)、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雨棚焊缝检测中心。

连接节点无损探伤(防节点松动、断裂导致结构失稳)
钢结构连接节点(如高强度螺栓连接、连接板焊接节点)是 “载荷传递枢纽”,易因振动、腐蚀导致螺栓裂纹、连接板缺陷,需结合 “探伤检测 + 机械检查”。
1. 高强度螺栓探伤(MT)
对 “8.8 级及以上高强度螺栓”(如钢结构梁柱连接螺栓、桁架节点螺栓)按 30% 比例抽检,重点检测:
螺栓头部与螺杆过渡区裂纹:拧紧时应力集中导致,MT 显示 “环形或线性磁痕”,任何裂纹均需立即更换螺栓,并扩大抽检比例至 ;
螺纹根部裂纹:振动载荷导致的疲劳裂纹,MT 显示 “沿螺纹走向的线性磁痕”,需更换螺栓并检查扭矩(用扭矩扳手复核,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如 M24 螺栓扭矩≥250N・m)。
操作要求:螺栓需拆除防锈帽、垫片,表面除锈至露出金属本色,采用 “磁轭局部磁化”(磁极间距适配螺栓长度),避免因磁场覆盖不全导致漏检。
2. 连接板探伤(MT+UT)
连接板(厚度≥6mm)是节点受力关键,需 MT 检测表面、20% UT 检测内部:
连接板边缘焊缝表面裂纹:MT 检测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裂纹长度>10mm 需补焊;
连接板内部孔洞 / 分层:UT 采用 “纵波直” 检测,孔洞直径>5mm 或分层面积>0.05㎡需更换连接板;
连接板腐蚀缺陷:若连接板局部腐蚀厚度<设计值的 80%(如设计厚度 10mm,腐蚀后<8mm),需更换新板,防止节点承载不足。
,南通雨棚焊缝检测。

二、锅炉行业专用核心标准(针对性要求)
锅炉作为特种设备,有专属的行业标准,细化各部件的检测范围、比例及合格阈值,其中电站锅炉标准最具代表性。
1. 电站锅炉(主流应用场景)
核心标准:DL/T 438-2016《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821-2021《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特殊要求:
检测范围:锅筒、集箱的环缝 / 纵缝、管子对接焊缝、接管角焊缝必须纳入检测,且角焊缝需进行 UT(内部)和 MT/PT(表面)联合检测。
检测比例:制造阶段锅筒、集箱焊缝 RT/UT 检测;安装阶段现场焊接焊缝 UT + 不少于 20% RT 抽检;运维阶段按风险等级抽检,高温高压部件(如过热器管子)抽检比例不低于 30%。
缺陷限值:高温受热面管子焊缝,不允许存在长度>3mm 的线性缺陷;修复后的焊缝需 复检,且缺陷等级需达到 Ⅰ 级。
2. 工业锅炉(中小型场景)
核心标准:TSG 11-2020《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
特殊要求:
按额定压力划分检测要求:额定蒸汽压力≥3.82MPa 的工业锅炉,其锅筒、集箱焊缝需 RT/UT 检测;压力较低的锅炉可按比例抽检(如 50%)。
检测时机:需在焊后热处理完成后进行,避免焊接应力影响缺陷判定;检测报告需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如特检院)审核确认,方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