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节点与螺栓探伤(防松动、断裂)
行车的连接节点(如主梁与端梁的螺栓连接、支腿与端梁的焊接连接)、高强度螺栓是结构稳定的关键,需检测 “连接可靠性” 和 “螺栓完整性”。
1. 高强度螺栓探伤
表面探伤(MT):对额定起重量≥20t 的行车,其连接螺栓(如主梁与端梁的 M24 及以上高强度螺栓)需按 30% 比例进行磁粉检测,重点排查 “螺栓头部与螺杆过渡区裂纹”(拧紧时应力集中导致)、“螺纹根部裂纹”(载荷传递时易产生疲劳裂纹)。若发现螺栓存在任何裂纹,需立即更换该螺栓,并扩大抽检比例至 ****。
扭矩检测(辅助):虽非探伤项目,但需配合扭矩扳手检查螺栓拧紧扭矩,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如 M30 高强度螺栓扭矩≥600N・m),扭矩不足会导致连接松动,加剧其他部件的疲劳损伤。
2. 支腿与端梁连接焊缝探伤
门式行车的支腿(尤其是刚性支腿)与端梁的连接焊缝,需 **** 磁粉检测(MT)和 50% 超声波检测(UT)。支腿受侧向风载荷和垂直载荷,焊缝易产生 “斜向裂纹”(沿焊缝对角线方向),MT 可检出表面裂纹,UT 可排查内部未熔合(支腿腹板与端梁翼缘的连接部位易出现),不合格缺陷需按焊接工艺返修,返修次数不得超过 2 次。
茂名紧固件无损检测

连接节点与螺栓探伤(防松动、断裂)
行车的连接节点(如主梁与端梁的螺栓连接、支腿与端梁的焊接连接)、高强度螺栓是结构稳定的关键,需检测 “连接可靠性” 和 “螺栓完整性”。
1. 高强度螺栓探伤
表面探伤(MT):对额定起重量≥20t 的行车,其连接螺栓(如主梁与端梁的 M24 及以上高强度螺栓)需按 30% 比例进行磁粉检测,重点排查 “螺栓头部与螺杆过渡区裂纹”(拧紧时应力集中导致)、“螺纹根部裂纹”(载荷传递时易产生疲劳裂纹)。若发现螺栓存在任何裂纹,需立即更换该螺栓,并扩大抽检比例至 ****。
扭矩检测(辅助):虽非探伤项目,但需配合扭矩扳手检查螺栓拧紧扭矩,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如 M30 高强度螺栓扭矩≥600N・m),扭矩不足会导致连接松动,加剧其他部件的疲劳损伤。
2. 支腿与端梁连接焊缝探伤
门式行车的支腿(尤其是刚性支腿)与端梁的连接焊缝,需 **** 磁粉检测(MT)和 50% 超声波检测(UT)。支腿受侧向风载荷和垂直载荷,焊缝易产生 “斜向裂纹”(沿焊缝对角线方向),MT 可检出表面裂纹,UT 可排查内部未熔合(支腿腹板与端梁翼缘的连接部位易出现),不合格缺陷需按焊接工艺返修,返修次数不得超过 2 次。
紧固件无损检测机构

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防开口泄漏、应力集中)
表面及近表面缺陷(如裂纹、表面未熔合、开口气孔)是焊接件早期失效的主要诱因,需优先通过 “磁粉检测(MT)” 或 “渗透检测(PT)” 排查,覆盖焊缝表面及两侧 20mm 热影响区。
1. 磁粉检测(MT)-- 铁磁性材料专属
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等铁磁性焊接件(如钢结构焊缝、碳钢管道焊缝),通过磁场泄漏吸附磁粉显影,重点检测以下缺陷:
表面裂纹:焊接热影响区(HAZ)的冷裂纹(焊后冷却形成,多横向分布)、焊缝中心的热裂纹(焊接高温时形成,多纵向分布),磁痕呈连续线性、边缘尖锐,任何长度的裂纹均需标记返修;
表面未熔合:焊缝与母材过渡区、多层焊层间的未熔合,磁痕呈条状、边缘模糊,长度>10mm 或深度>1mm 需返修;
表面夹渣 / 气孔:夹渣磁痕呈不规则块状,单个尺寸>3mm 需处理;气孔呈点状磁痕,密集气孔(每 100mm 长度内>3 个)需补焊。
操作要求:表面需清理至无油污、锈蚀(粗糙度 Ra≤25μm),采用湿磁粉法(浓度 10-20g/L)+ 磁轭交叉磁化,确保磁场覆盖裂纹可能方向,避免漏检。
2. 渗透检测(PT)-- 全材质通用
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非铁磁性焊接件(如不锈钢反应釜焊缝、铝合金车架焊缝),通过渗透剂渗入缺陷显影,检测项目与 MT 一致,核心差异在于:
缺陷显影方式:无需磁场,依赖 “渗透剂 - 清洗剂 - 显像剂” 三步操作,着色 PT 通过红色显像剂显示缺陷,荧光 PT 需紫外线照射(强度≥1000μW/cm²),更易发现微裂纹(宽度>0.01mm);
适用场景补充:对表面光洁度高的焊接件(如精密仪器焊缝)、复杂形状焊缝(如异形接头),PT 适配性优于 MT,可贴合不规则表面,无磁场盲区;
注意事项:食品、医药行业焊接件需选用 “低毒、易清洗” 渗透剂(符合 GB/T 18851.3),检测后需彻底冲洗,防止残留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