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探伤对工件的 “形态兼容性强”,无论是大型结构件还是小型精密零件,只要能施加磁场(通过不同磁化方式适配),均可检测。
典型适用工件类型
焊接结构件:
对接焊缝:如管道焊缝(石油天然气管道、输水管道)、钢结构梁柱焊缝(厂房、桥梁)、压力容器焊缝(储罐、反应釜);
角焊缝 / T 型接头:如工程机械的车架焊缝(挖掘机、起重机)、设备支座焊缝;
堆焊层:如阀门密封面堆焊层(检测堆焊裂纹)。
锻件 / 铸件:
轴类零件:如电机轴、汽轮机转子、齿轮轴(检测锻造裂纹、疲劳裂纹);
轮盘类零件:如车轮轮毂、法兰盘(检测铸造冷裂纹、表面夹杂);
壳体类零件:如泵体、阀门壳体(铸铁材质,检测铸造缺陷)。
其他零件:
弹簧、螺栓(高强度螺栓的螺纹根部裂纹);
刀具、模具(刃口裂纹、热处理裂纹)
大型工件(如储罐罐壁、大型钢结构):无法整体磁化,需用 “局部磁化法”(如磁轭探头分段检测、触头法局部通电);
复杂形状工件(如异形焊缝、带凹槽的零件):需用 “柔性线圈”“磁轭多角度贴合”,避免磁场盲区(如凹槽底部需重点覆盖)。
扬州压力容器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UT)-- 全材质管道内部缺陷核心
核心原理:利用超声波在管道焊缝中的反射差异,识别内部缺陷并量化尺寸,适配所有材质。
优点
可检测内部深层缺陷:能检出管道焊缝根部未焊透(深度>2mm)、内部裂纹、夹渣等,探测深度可达管道壁厚的 10 倍(如 20mm 厚管道可探至 200mm 深),且能精准测量缺陷深度(误差≤0.1mm)、长度,为强度评估提供数据。
材质适配范围广:无论铁磁性(碳钢)还是非铁磁性(不锈钢)管道均适用,尤其对厚壁管道(壁厚>8mm)的内部缺陷,检测效果远优于 MT/PT。
安全性高、成本可控:无辐射危害(区别于 RT),检测人员无需特殊防护,可在密闭空间(如管道井、储罐内部)作业;长期使用成本低于 RT(无需胶片、洗片液)。
缺点
表面缺陷灵敏度低:对管道焊缝表面微裂纹(深度<1mm)的检出率低于 MT/PT,易漏检细小表面缺陷,需搭配 MT/PT 补充表面检测。
操作门槛高、依赖经验:需根据管道材质(如不锈钢声速 5700m/s、碳钢 5900m/s)调整超声参数,缺陷判断需解读 “波形图”(A 扫 / B 扫),对检测人员资质要求高(需 UTⅡ 级及以上),培训周期长(3-6 个月)。
小径管检测难度大:对直径<89mm 的小径管,探头难以贴合曲面,易产生 “杂波”(管道圆弧导致的反射),干扰缺陷识别,需专用小径管探头(如 φ6mm 晶片),检测效率低。
压力容器超声波检测公司

接管与法兰焊缝探伤
储罐进出口接管(如进料管、出料管、排污管)与罐壁的连接焊缝,因受力复杂(介质冲刷、温度变化),需重点检测。
采用 “磁粉检测(MT)+ 超声波检测(UT)” 组合:MT 检测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无表面裂纹),UT 检测焊缝内部(无未焊透、内部裂纹),检测范围需覆盖接管全周焊缝及接管与罐壁过渡区(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
若接管直径≤80mm,无法用 UT 全面扫查时,需采用射线检测(RT),确保焊缝全厚度无内部缺陷,合格等级为 Ⅱ 级。
所有探伤项目需遵循国家 / 行业标准,核心标准包括:
GB 50128-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
NB/T 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含 MT、UT、RT、PT 等方法);
SY/T 0442-2010《石油天然气钢制储罐防腐工程技术规范》(针对腐蚀相关检测);
API 653-2020《储罐检验、修复、改造和重建》(国际通用标准,适用于大型储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