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HDS技术代表了治理工业酸性废水的前沿发展水平,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其工艺系统设计和运行控制要点。
1、HDS工艺简介
传统石灰中和法(LDS工艺)虽然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存在沉淀底泥含水率高,污泥处理费用大,污泥浓度较低导致管道易结垢等一系列问题,大大限制了该工艺的连续运行时间和应用范围。
限制了该工艺的连续运行时间和应用范围。HDS工艺是LDS工艺的革新和发展。HDS工艺在LDS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晶种循环处理技术,即底泥回流系统;增加了药剂/底泥混合系统,可以促进中和药剂颗粒在回流沉淀物上的凝结,从而增加沉淀颗粒粒径和污泥密度。很大程度上克服了LDS工艺结垢严重、石灰消耗量大、易堵塞管道及污泥密度低、操作环境恶劣等一系列缺点,成为其佳的先进实用替代技术。HDS与LDS比较具有以下优势院
(1)处理同体积酸性废水HDS可减少石灰消耗5%~10%。
(2)在原有水处理设施基础上将LDS改造HDS,可**水处理能力1~2倍。
(3)HDS法产生的污泥固含率高(20%~30%),污泥体积是LDS法的1/20~1/30。
(4)HDS法能够延缓设备、管道的结垢。
(5)LDS通常为手动操作,而HDS法为全自动化操作。
通过对比,HDS工艺具有LDS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类似本项目废水量较大、可用土地面积较小的企业来说尤为合适,因此本项目选择HDS工艺作为井下酸性废水处理工艺。
2、工程应用
2.1 工程概况
安徽某硫铁矿山井下酸性废水为连续排放,正常排水量为39134m3/d,大排水量为52998m3/d。废水pH值为1.0~3.5,铁、锰、锌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00~4300、180~450、80~420m早辕蕴。设计采用HDS工艺处理该废水,出水达到GB8978—1996—级排放标准后部分回用于选矿生产。井下酸性废水处理构筑物分2组,1用1备,正常排放时,开启1组处理构筑物,单组处理能力为40000m3/d,大排放时,2组处理构筑物同时开启。
2.2 工艺流程废水处理流程见图1。
矿山井下酸性废水先进入混合反应池,进行中和反应,**混合液pH值,使混合液pH值在合适范围内,同时对混合液进行鼓风曝气,将混合液中的Fe2+氧化成Fe3+。混合反应池溢流水进入絮凝池,通过加入絮凝剂使中和污泥形成絮体,**在辐流式沉淀池中的沉降性能。辐流式沉淀池中沉降污泥一部分外排进行处理处置,一部分进入底泥循环系统进一步循环利用,上层清液进生产新水池和溢流排放。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污泥泵输送至尾矿浓缩机进行浓缩处理后,输送至尾矿库。
2.3 HDS工艺系统设计
2.3.1 工艺系统
(1)混合反应池。
石灰乳投加系统与pH值自动检测仪进行联动控制,根据反应池pH值调节石灰乳投加量,控制反应池内pH值为8.5~9.0,同时反应过程中鼓入空气进行曝气,氧化废水中的Fe2+,混合曝气反应时间取40min。
(2)絮凝反应池。
絮凝池分两级,在一级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一级絮凝池快速搅拌,使原水与絮凝剂快速混合,搅拌桨边缘线速度取0.5m/S;二级絮凝池慢速搅拌,使小絮凝体生成大的絮凝体,便于沉淀,搅拌桨边缘线速度取0.2m/S。絮凝反应时间取15~20min。
(3)辐流式沉淀池。
Fe3+与石灰乳形成的氢氧化铁沉渣沉降至沉淀池的底部,再由刮泥机将沉渣刮到底部的中央。回流栗从沉淀池的底部连续地将沉渣回流到混合反应池中,回流比取12%~15%,剩余的沉渣由输送栗送至尾矿浓缩机。辐流式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取1.5m3/(m2.h)。
2.3.2 药剂配制添加系统
(1)絮凝剂配制。
絮凝剂采用PAM高分子絮凝剂,PAM投加量为5mg/L,药剂配制质量分数为0.3%,絮凝剂消耗量在井下正常排水时为5kg/d,大排水时为7.5kg/d。
(2)石灰乳液配制。
乳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生石灰消耗量在井下正常排水时为1120kg/d,大排水时为1680kg/d。本系统所有药剂添加均由PLC根据工艺控制要求,自动控制并设低液位报警提示。
2.3.3 自动检测控制系统
为保证HDS工艺达产达标,整个处理工艺均安装了测试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在酸性水进水管、排泥管、药剂管道安装有电磁**计,显示和记录瞬时、累计**。采用调整电动阀启闭大小的方法来实现石灰乳液额定**的近似连续调节,从而达到自动控制中和pH值的目的。处理后的水设pH计检测,进行水质监测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