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行业现状如何?随着线上生鲜电商出现“裁员倒闭潮”,“盒马鲜生”、“京东7fresh”、“超级物种”等新零售物种诞生,线下生鲜再次引发关注。以农贸市场与大型连锁超市为主导的生鲜渠道格局逐渐被打破,具有较强便利性的社区生鲜业态开始成为前两者的有效补充,不同背景的各方纷纷入局。目前社区生鲜的发展模式主要由个体经营、实体商超、上游企业、区域连锁、线上电商等布局形成。
生鲜是指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只做必要保鲜和简单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级产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现场加工品类的商品的统称。生鲜商品的特点、保存条件基本相同,需要保鲜、冷藏、冷冻;属于散装商品并需要用称重打条码方式售卖;保质期比较短;同时在消费习惯上也有很大的关联性。生鲜商品主要有水果、蔬菜、肉品、水产、干货及日配、熟食和糕点。
生鲜行业现状调研
生鲜零售的发展历经了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生鲜电商、新零售4个阶段。生鲜配送模式的新零售做法,一般是在线上端提升原有电商业务的配送效率,同时在线下端以便利货架、便利货柜等形式进行布局。以每日优鲜、易果生鲜为代表。
对于生鲜零售而言,线上和线下只是渠道的外在表现,当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渠道的融合是必然。围绕用户本身,满足他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提供更好、更快、更近的消费体验,是新零售的核心。在巨头带动下,目前生鲜新零售的行业格局基本已经确定。供应链是未来生鲜新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包括采购、流通、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质量把控终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体验。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是供应链改造的方向,也是解决消费者体验问题的重要砝码。未来的生鲜新零售企业如果可以通过大数据画像,就能了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并进行趋势预测,做到营销。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生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生鲜电商现有前置仓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区模式(社区门店、社区拼团等)和传统电商模式等四种模式。目前,前置仓模式和到店+到家模式的电商App占据了生鲜电商AppTop10的前5名:每日优鲜、永辉生活、盒马、大润发优鲜、叮咚买菜,发展形势良好;社区模式主要从二三线城市展开,未来会有一席之地。而其广阔前景已吸引了巨头们的关注:阿里直接下场自建生鲜电商;腾讯主要通过与京东、永辉超市和美团合作参与生鲜市场布局。
为完善冷链供应链体系,多维度共振促进农产品冷链服务升级,一方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和农业生产流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平台等农产品供应链上不同主体的紧密合作,实现生产、流通两个环节追溯工作衔接;另一方面,加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品台,实现全过程可追溯体系。
生鲜电商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了70%,其中名城市的用户占比超过50%,北京、重庆、上海是其大本营。而近7成的用户都是女性,以25-34岁为主,其次是45岁以上的女性,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白领是生鲜消费的生力军,用户占比超5成;其中近6成的用户有小孩。总体来来说,生鲜电商的用户更关心便捷生活、旅游出行、运动健康、电子商务和综合资讯等移动媒介App,其中喜爱便利超市类、家政服务类、攻略类等的App。
政策助力冷链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许多冷链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并在“十四五”规划中将冷链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2022年4月11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五部门再次联合发声,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冷链运输基础设施、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创新运输服务模式及健全冷链运输监管体系的要求,冷链产业政策支持再次加码,为冷链仓储行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2020-2022年的疫情期间,跨地冷链运输和存储需求也显著驱动冷库建设及冷链仓储行业发展。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商务委数据,上海市粮食、生猪、蔬菜自给率仅为20%、10%、40%,八成以上货源(除绿叶菜外)依赖外省供应,尤其是每日蔬菜供应量达8500吨。
在生鲜电商、社区团购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前置仓冷库、冷链配送箱的数量、容量需求持续增长,同时速冻食品、预制菜等需求也被进一步激发,尤其是大型商超、预制菜等企业需要大面积冷链仓库面积及购置大批量冷柜,这将进一步激发冷链仓储行业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