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仪征市农村生活废水处理工程师调试
2023-12-19 07:40  浏览:16
仪征市农村生活废水处理工程师调试

 东莞市某半导体公司生活污水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内建有工业废水处理站,主要用于处理车间生产废水、公用辅助设施废水,设计总处理规模2000m3/d。由于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根据车间的生产工艺特点,将不同生产线的废水分类收集处理。本工程废水共分为9类,根据各类废水的水质特点进行分类处理。

  1、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1.1 A类废水

  该类废水主要含水基切削液、硅粉及金粉,水量388m3/d。PH值6-9,同时含有一定的有机污染物。水质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污染物浓度及电导率较低。设计采用“气浮处理系统+水解酸化池+MBR+活性炭过滤罐”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全部回用。利用溶气罐产生的微小气泡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能够将绝大部分悬浮物去除;后续通过水解酸化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后经过MBR膜及活性炭过滤罐的过滤截留后,泵至车间纯水系统回用。浮渣中的贵金属经过板框压滤机脱水后回收利用。

  1.2 B类废水

  该类废水主要为车间纯水系统的浓水,水量98.5m3/d。电导率适中,污染物较少,PH值6-9;可用于废水处理站的配药用水,剩余部分泵入C类废水调节池。

  1.3 C类废水

  该类废水主要为车间纯水系统的浓水及高压射水,水量283.9m3/d。电导率较低,PH值8-9;其污染物成分也比较简单,主要为TP(浓度15-20mg/L)、COD(浓度≤80mg/L),采用“混凝沉淀+MCR+RO系统”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去除TP及部分COD;MCR进一步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及有机物,MCR出水进入RO处理系统;RO产水回用,浓水进入F类废水调节池。

  1.4 D类废水

  该类废水主要为车间除油洗水,水量284.2m3/d。其电导率适中,PH值8-9;水质相对容易处理,主要污染物为TP(浓度1-5mg/L)、COD(浓度≤30mg/L)。采用“混凝沉淀+MCR+RO系统”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去除TP及部分COD;MCR进一步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及有机物,MCR出水进入RO处理系统;RO产水回用,浓水进入F类废水调节池。

  1.5 E类废水

  该类废水主要为镀锡洗水与酸蚀洗水,水量568.4m3/d。废水中污染物浓度种类较少,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离子(Cu2+离子浓度20-50mg/L,Sn2+≤30mg/L),电导率适中,水质相对容易处理。采用“混凝沉淀+MCR+RO系统”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去除重金属离子及部分COD,MCR进一步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及有机物,MCR出水进入RO处理系统;RO产水回用,浓水进入F类废水调节池。

  1.6 F类废水

  该类废水主要为厂内办公及车间空调排水、楼顶废气处理系统的喷淋水及C、D、E类废水的RO浓水,水量279m3/d,废水处理后外排(排放标准见表1)。废水有机物含量相对比较低(COD≤100mg/L),但废水排放标准对COD指标的要求较严格。由于废水的可生化性相对较差,仅靠常规的生化处理COD很难稳定达标,需要增加深度处理工艺。此外,由于废水水质成分比较复杂,要求处理工艺既能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也能去除水中的TP。结合各种工艺的优缺点,设计采用“微电解+混凝沉淀+厌氧+缺氧+好氧MBR+臭氧氧化+生物碳滤池”的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

  1.7 G、H、I类废水

  该类废水主要为包括除油母液、活化槽液及酸蚀槽液,水量2.1m3/d。有机污染物浓度极高(除油母液COD高达30000-40000mg/L),电导率超高(电导率在20000-40000Us/cm),强酸强碱(活化槽液及酸蚀槽液PH值≤2,除油母液PH值10-12),重金属含量高(酸蚀槽液中的Cu2+含量高达20000mg/L)。这三类废水处理难度极高,但水量比较少,分类收集后采用“MVR强制循环蒸发处理系统”,设计6倍浓缩比,处理后的浓缩液委外处理,水蒸气冷却后进入F类废水调节池。

  2、系统运行分析

  2.1 A类废水

  该类废水水质较为简单,主要污染物为SS、COD,且浓度较低。废水经过处理后泵入车间纯水系统回用。该类废水经过水解酸化池、MBR及活性炭过滤罐后,SS及COD基本可以满足车间纯水系统的预处理要求。但车间纯水处理系统对进水中的电导率的要求比较高,由于采用有气浮处理系统,需要通过投加酸碱调节PH值,同时需投加PAC及PAM以提高气浮效果。该系统运行期间多次出现加药量过大,导致出水电导率偏高,达不到车间纯水系统的预处理要求,从而无法回用,只能进入应急池内,随后泵至F类废水调节池。

  针对上述状况,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除了加强日常巡视及检测之外;还应根据出水电导率确定加药量的范围,进行定量投加。同时废水处理站配药间的配药浓度(PAC浓度10%,PAM浓度0.5%)不应出现较大的波动,一旦配药浓度超过常规的浓度,系统加药量偏高,将会导致出水中的电导率偏高。

  2.2 B、C、D、E类废水

  这几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100mg/L)、Cu2+(10-50mg/L)、Sn2+(≤30mg/L)、TP(10-20mg/L),通过“混凝沉淀+MCR+RO系统”工艺处理后,浓水进入F类废水调节池,过滤水进入车间纯水处理系统。由于MCR出水进入RO处理系统,因此本工艺对MCR的运行管理至关重要。MCR膜池随着不断的过滤截留,膜池中的污染物浓度逐渐增加,如不能有效的控制膜池内污染物浓度,MCR产水污染物浓度也会随之增加,进而会引起RO前段的保安过滤器的过快堵塞(主要是可溶解性有机物),导致RO系统的产水量降低,影响整个系统的中水回用率(>82.3%)。

  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运行过程中除了定期排出膜池中的高浓度废水外,需要增设一套回流系统,将膜池内的水连续的回流至系统前段的调节池内,通过混凝沉淀作用对污染物进行二次沉淀。对于膜池内废水的更新周期,与膜池的容积、废水水质及水量有很大的关系,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相关新闻
联系方式
公司:常州天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姓名:赵双球(先生)
手机:13961410015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吕墅东路2号
139614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