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kuailian,以以太坊(Ethereum)为主流,也包括Solana、Aptos等其他非EVM链。qukuailian本身是软件,需要运行在一系列节点上,这些节点组成P2P网络或者半中心化网络。节点不仅负责接收新的输入并生成新的区块,还需要存储qukuailian运行时产生的所有数据,并负责同步、对外提供查询等RPC服务。
钱包:帮助用户管理自己在qukuailian上资产的软件,加密存储用户的私钥。当用户需要和qukuailian交互时,就需要用到私钥签名;
智能合约:运行在qukuailian上的一段托管程序,主要用来和外部账户交互;
UI:这里特指前端页面,因为直接通过RPC调用合约个别用户,普通用户仍需要一个前端页面,并通过Javascript脚本配合钱包签名与合约交互。
因为qukuailian上所有数据全透明,要查询任意区块的数据,可以通过EtherScan这个网站查。其他公链,无论是与Ethereum兼容的BSC、Polygon,还是不兼容的Solana、Aptos等,也提供类似XxxScan这样的查询网站。这些Scan能提供基本的读写合约的能力,有助于kaifa阶段的测试。
qukuailian本身以及钱包、EtherScan等属于基础设施,如何基础设施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本文定如何kaifaDApp。
一个完整的DApp需要kaifa以下部分:
智能合约:将逻辑写入合约,并部署在链上;
UI:为用户提供一个交互式UI,配合钱包完成特定功能。
此外,对后端kaifa有经验的同学应该知道,通常来说,App数据会存储在数据库中,前端与后端交互,离不开后端对数据的查询和修改。在DApp中,同样需要一个查询的“后端”,但这个后端通常不是数据库。
有的同学会认为,既然节点本身提供了查询链上全部数据的PRC接口,那么,前端直接查询节点是否可行?答案是不行。因为节点提供的数据,是用户产生的原始日志。
举个例子,假设有个NFT合约,允许用户创建NFT,那么,一段时间内,节点产生的日志如下:
用户A创建了NFT-1;
用户B创建了NFT-2;
用户B把NFT-2转移给了用户X;
用户C创建了NFT-3;
...
这些未经聚合处理的数据没法生成一个不断更新的数据库表:
OwnerNFTID
用户A1
用户X2
用户C3
所以,一个DApp除了前端外,还需要一个后端服务,它主要功能是不断聚合链上产生的数据,并根据DApp的业务需求设计表结构以方便查询。
一个直观的想法是用Java或者Go语言等编写一个后端服务,再配上一个数据库,就可以为前端提供RESTAPI来实现查询。只不过自己维护后端服务比较麻烦,还需要租用云端服务器、数据库等资源,费时费力。
我们推荐另一种后端服务:TheGraph。它本身也可看作是一个基础设置。TheGraph可以让我们部署一个Graph查询服务,如何定义表结构以及如何更新则由我们提供一个预编译的WASM。整个配置、WASM代码以及查询服务都托管在TheGraph中,无需自己搭建服务器,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