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品流通迈向全球化的当下,产品条形码作为商品的 “数字身份证”,是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必备条件。不少上海企业在申请产品条形码时遭遇了驳回情况。本文依据新的《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以及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常见的驳回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助力企业顺利通过审核。
一、材料准备方面的问题及解决途径1. 材料缺失或不符合规范常见状况:
未提供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
产品信息登记表填写不完整,像未填写产品的规格或包装尺寸。
特殊行业未提交生产许可证,例如食品行业未提供食品生产许可证。
解决办法:
按照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提供的《材料清单》,仔细核对每一项材料。
从官方网站下载产品信息登记表模板,规范填写产品属性。
特殊行业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资质文件,如药品行业需准备药品生产许可证。
2. 材料存在错误或不一致常见状况:
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与申请表中的名称不一致。
商标注册证已过期。
产品信息登记表中的数据与实际产品情况不符。
解决办法:
确保所有材料上的企业信息一致,若有变更需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检查商标注册证的有效期,及时办理续展。
对产品信息进行实地核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二、编码申请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 编码不符合标准常见状况:
选择了错误的编码类型,如将 EAN - 13 错选为 UPC - A。
编码数据不符合国家标准,例如校验位计算错误。
解决办法:
根据产品的流通范围选择合适的编码类型,EAN - 13 适用于全球流通,UPC - A 主要适用于北美地区。
使用官方提供的编码生成工具,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在线编码生成器,确保编码的准确性。
2. 编码重复或冲突常见状况:
企业重复申请已存在的编码。
与其他企业的编码产生冲突。
解决办法:
在申请前,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数据库查询编码的使用情况,避免重复申请。
若发现编码冲突,及时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联系,进行协调解决。
三、行业资质与技术规范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行业资质不足常见状况:
食品、药品等特殊行业未提供相关生产许可证。
企业经营范围不包含商品生产或销售。
解决办法:
特殊行业的企业要确保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并在申请时提交。
企业经营范围若不包含商品生产或销售,需先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变更登记。
2. 技术规范不达标常见状况:
条码的印刷质量不符合《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要求》。
条码的尺寸不符合标准,例如放大系数不正确。
解决办法:
委托具有资质的印刷企业制作条码标签,确保印刷质量。
根据产品包装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条码放大系数,确保条码清晰可识。
四、其他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1. 境外企业申请问题常见状况:
境外企业未通过境内代理商办理申请。
代理协议不符合要求。
解决办法:
境外企业需委托境内代理商办理申请,并提交代理协议。
代理协议需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且需经过公证。
2. 续展与变更问题常见状况:
条码有效期届满未及时续展。
企业信息变更后未及时办理条码变更手续。
解决办法:
在条码有效期届满前 3 个月,通过系统提交续展申请,并缴纳续展费用。
企业信息变更后,及时到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办理条码变更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