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海工博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作为全球工业技术领域的性展会,聚焦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
时间与地点:2025年9月23日至27日,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规模与参与度: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吸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余家企业参展,预计观众超25万人次。
国际巨头与本土:通快、马扎克、秦川机床等500+企业同台竞技,呈现高端机床设备及数字化解决方案。
跨行业应用:吸引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观众,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本届工博会通过“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展区布局,生动诠释产业链整合,推动工业生态系统高效协同,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观众
总人数:展会吸引观众超20万人次,其中2025年实际到场观众达20.5万人次,较上届增长7.03%。
国际化程度:观众覆盖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观众占比显著,包括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工业强国的采购商和技术专家。
国内分布:境内观众来自31个省市区,以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为主,占比超40%。
核心领域
制造业: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工程师、技术总监及企业决策者占比超60%,聚焦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技术交流。
能源与环保:新能源企业(如氢能、光伏)及绿色制造相关从业者占15%,关注节能设备与低碳技术。
采购与供应链:30%的观众为设备采购商,重点考察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核心设备。
研发与学术机构:高校科研团队、实验室人员占比约10%,参与技术论坛与产学研对接活动。
团体观众:共427个观众团,包括行业协会(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大型企业集团(如中航工业、上汽集团)及政府代表团。
国际机构:世界500强企业高管、驻华使领馆商务代表及国际商会成员参与,推动跨境合作与技术引进。
技术关注点:超70%的观众对工业自动化、AI视觉检测、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表现出高频互动。
参会目标:约50%的观众以设备采购与供应商筛选为核心诉求,30%侧重技术学习与行业趋势洞察。
2025上海工博会观众群体呈现 化、国际化、多元化 特点,覆盖研发、采购、生产全产业链角色,通过的行业细分与国际化资源整合,成为全球工业技术交流与商贸合作的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