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GB/T 5237.3-2017《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中检测项目的详细说明:
1. 力学性能
测试目的:
验证基材(未经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型材)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确保其结构安全性。
检测方法:
· 按GB/T 228.1进行拉伸试验,试样需去除表面电泳漆和阳极氧化膜。
评估标准(以6063-T5为例):
· 抗拉强度 Rm≥160MPa;
·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Rp0.2≥110MPa;
· 断后伸长率 A≥8%。
2. 尺寸偏差
测试目的:
控制型材截面尺寸精度(壁厚、平面度、角度等),确保装配适配性。
检测方法:
· 壁厚:使用千分尺或超声波测厚仪(避开涂层影响);
· 平面度:将型材置于平台,用塞尺测量最大间隙;
· 角度:角度规或投影仪测量。
允许偏差:
· 壁厚:±0.2mm(名义壁厚≤3mm时);±0.3mm(壁厚>3mm时);
· 平面度:≤0.5%×宽度(最大3mm);
· 角度:±1°(名义角度≤90°时);±1.5°(名义角度>90°时)。
3. 膜厚
测试目的:
测量电泳漆膜和阳极氧化膜的总厚度及分层厚度,确保防腐性能。
检测方法(GB/T 4957):
· 涡流测厚法:测量总膜厚(漆膜+氧化膜);
· 显微镜法:截取试样,通过金相显微镜分层测量。
评估标准:
· 氧化膜厚度:≥10μm(AA10级);
· 漆膜厚度:≥7μm(局部≥5μm);
· 总膜厚:≥17μm(氧化膜10μm+漆膜7μm)。
4. 漆膜硬度
测试目的:
评估漆膜抗划伤能力。
检测方法(GB/T 6739):
· 铅笔硬度法:用不同硬度的铅笔(从6B到9H)以45°角划擦漆膜,以未划破漆膜的最高硬度等级为结果。
评估标准:
· 漆膜硬度≥3H(优等品);≥H(合格品)。
5. 漆膜附着性
测试目的:
测试漆膜与基材或氧化膜的粘附强度。
检测方法(GB/T 9286):
· 划格法:用刀刃在漆膜表面划出1mm×1mm方格,贴胶带后撕拉,观察漆膜脱落情况。
评估标准:
· 0级(无脱落)或1级(脱落≤5%)为合格。
6. 耐沸水性
测试目的:
验证漆膜在高温水环境下的抗起泡、脱落能力。
检测方法:
· 将试样浸入沸腾蒸馏水中(95~100℃),保持2小时,冷却后检查。
评估标准:
· 漆膜无起泡、皱纹或脱落,允许轻微光泽下降。
7. 耐性
测试目的:
测试漆膜抵抗酸性环境腐蚀的能力。
检测方法:
· 滴1滴质量分数5%的溶液于漆膜表面,室温下保持15分钟,冲洗后检查。
评估标准:
· 漆膜无腐蚀、起泡或基材暴露。
8. 耐盐雾腐蚀性
测试目的:
评估漆膜在盐雾环境中的长期耐腐蚀性。
检测方法(GB/T 10125):
· 中性盐雾试验(NSS),温度35±2℃,5% NaCl溶液,测试时间1000小时。
评估标准:
· 漆膜表面无基材腐蚀,腐蚀蔓延宽度≤1mm(划线处)。
9. 外观质量
测试目的:
检查漆膜颜色、光泽、均匀性及表面缺陷。
检测方法:
· 目视检查:在自然光或等效光源(≥300lx)下,距离0.5~1.0m观察;
· 光泽度:60°角光泽度仪测量(允许偏差±5GU)。
缺陷判定:
· 不可接受缺陷:裂纹、起泡、针孔、漏涂;
· 允许轻微缺陷:轻微色差(ΔE≤1.5)、轻微颗粒(直径≤0.5mm,每平方米≤3个)。
综合判定规则
1. 抽样规则:每批次(≤2000kg)抽检5根型材,每根检测尺寸、外观;力学性能和膜厚试样取自其中3根。
2. 合格判定:
· 任一项目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复检;
· 复检仍不合格,整批拒收。
3. 记录要求:检测报告需包含试样编号、测试数据及环境条件,存档≥5年。
扩展说明
· 其他检测项目(按需补充):
o 耐候性:氙灯老化试验(GB/T 1865),验证漆膜抗紫外线能力;
o 耐碱性:按GB/T 9274检测漆膜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
· 应用意义:
电泳涂漆型材兼具氧化膜的耐蚀性和漆膜的装饰性,广泛用于高 档建筑幕墙及门窗,检测需兼顾功能与美观。
注:所有测试应在温度23±5℃、湿度≤70%的标准环境下进行,避免温湿度波动影响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