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海内外媒体宣发、项目宣发)
Web3 项目在媒体宣发中常犯 “致命错误”:用面向海外的 “代币叙事、技术白皮书” 投国内媒体,结果稿件被拒;把国内 “流量导向” 的标题党内容发往海外,遭用户反感;甚至因不了解海外媒体合规要求,稿件涉及 “未备案融资信息” 被下架。海内外媒体生态、用户偏好、合规边界完全不同,一套宣发方案走天下,只会导致 “钱花了、曝光有了,却没转化”。本文从 “核心差异拆解、海外媒体实操、国内合规宣发、双域联动案例” 四个维度,提供 “因地制宜” 的媒体宣发方法论,帮团队实现 “海外建品牌、国内拓场景” 的双重目标。
一、核心差异:为什么 “一套方案用全球” 行不通?海内外媒体宣发的差异,本质是 “生态环境、用户需求、合规规则” 的差异。不理解这些差异,宣发就会变成 “自说自话”,无法触达目标用户。
1. 媒体生态差异:从 “类型到话语权” 完全不同海外媒体:垂直化、社区化主导
海外 Web3 媒体分三大类,各自承担不同宣发价值:
综合科技媒体 | CoinDesk、Decrypt、TechCrunch | 品牌曝光,触达跨界用户(如传统科技从业者) | 项目融资、重大产品迭代、行业趋势解读 |
垂直 Web3 媒体 | The Block、Blockworks、Solana Foundation Blog | 专业背书,触达投资者、开发者 | 技术架构解析、代币经济设计、生态合作 |
社区型媒体 | Medium 专栏、Substack、Mirror | 深度种草,触达核心用户(如 DAO 成员、 玩家) | 用户案例、实操教程、创始人叙事 |
这些媒体话语权分散,没有juedui “头部”,但垂直媒体的 “专业度” 直接影响用户信任 —— 某项目在 The Block 发布技术稿后,开发者社群咨询量提升 40%,远高于在综合媒体的曝光效果。 |
国内媒体:科技向、场景化为主
国内无明确 “Web3 垂直媒体”,宣发需依托两类载体,且严格受限:
科技媒体 | 36 氪、钛媒体、虎嗅 | 行业认知,触达传统企业、科技从业者 | 技术应用、跨境场景落地、合规实践 |
垂直社群 / 公众号 | 相关知识星球、微信公众号(如 “链闻”“星球日报”) | 精准触达,覆盖国内 Web3 爱好者 | 技术干货、海外案例解读、合规指南 |
国内媒体对 “Web3” 相关内容审核严格,“代币、 交易、去中心化金融” 等关键词易被限流,需转向 “技术应用” 叙事。 |
海外用户:关心 “技术价值与生态未来”
海外 Web3 用户(尤其是投资者、开发者)更关注项目的 “长期生态价值”:
技术层面:是否解决行业痛点(如 “如何提升跨链安全性”)、架构是否有创新(如 “采用 Layer2 优化后的性能提升数据”);
生态层面:代币经济如何支撑生态循环(如 “手续费分成机制如何激励用户”)、已有哪些合作伙伴(如 “与某头部 DAO 达成合作”);
例如某跨链项目在海外媒体发布《如何通过 技术将跨链交易时间从 5 分钟缩至 10 秒》,文中附带测试数据与技术原理图,阅读量超 10 万,开发者咨询量激增。
国内用户:关心 “实际用途与合规安全”
国内用户(尤其是传统企业、潜在合作伙伴)更关注 “技术能解决什么现实问题”,且极度敏感 “合规性”:
场景层面:是否有落地案例(如 “助力某跨境电商解决数据确权问题”)、能带来什么实际收益(如 “降低企业协作成本 30%”);
合规层面:是否符合国内监管要求(如 “不涉及代币发行、数据存储在国内合规服务器”)、是否有安全保障(如 “用户数据加密方案”);
某 Web3 协作工具项目在国内媒体发布《协作工具:如何帮跨境团队实现 “数据可追溯、权限可管控”》,聚焦 “企业效率提升”,避开所有敏感词,吸引 20 多家跨境企业咨询合作。
海外合规:按地区备案,内容相对开放
不同国家合规要求不同,但核心是 “提前备案 + 信息透明”:
美国:若涉及代币,需向 SEC 确认是否属于 “证券”,非证券类代币可正常宣传,但需披露 “风险提示、团队背景”;
欧盟:遵循 MiCA 法规,代币需备案,媒体宣发需注明 “投资有风险”;
内容边界:可提及 “代币价格、融资额度”,但需确保数据真实,不可虚假宣传(如 “承诺代币必涨”)。
国内合规:明确 “红线不能碰”,内容严格受限
国内对 Web3 相关宣发有明确红线,触碰即可能被下架、处罚:
禁止内容:代币发行融资、 交易炒作、去中心化金融(DeFi)收益承诺、面向国内用户提供海外 Web3 服务;
允许内容:技术研发、无代币的技术应用(如数据确权、供应链溯源)、海外项目的中性案例解读(不引导国内用户参与);
某项目曾在国内媒体发布 “海外 项目投资指南”,因涉及 “投资建议” 被下架,后续调整为 “海外 技术应用案例解读”,才顺利发布。
海外媒体宣发的核心是 “精准匹配媒体类型 + 输出专业内容”,通过 “垂直媒体建立信任、社区媒体深度种草、综合媒体扩大影响”,形成宣发闭环。
1. 媒体选择:按 “宣发目标” 匹配,不盲目追头部目标 1:品牌曝光 —— 选综合科技媒体 + 行业峰会合作
操作步骤:
案例:某 Web3 社交项目完成种子轮融资后,向 TechCrunch 和 CoinDesk 提供 “dujia融资新闻 + 创始人专访”,并在 Solana 峰会上发布 “社交数据确权技术”,3 天内获得 20 + 海外媒体转载,品牌曝光超 50 万次。
筛选 “覆盖跨界用户” 的综合媒体,如 TechCrunch(科技圈影响力大)、CoinDesk(Web3 + 传统科技双覆盖);
提供 “dujia新闻点”,如 “项目完成 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有zhiming VC)”“发布行业首份《Web3 创作者生态报告》”;
搭配 “峰会曝光”,如在 ConsenSys、Solana Breakpoint 等行业峰会上做演讲,媒体会主动报道,曝光效果翻倍;
目标 2:专业背书 —— 选垂直 Web3 媒体 + 技术深度稿
操作步骤:
案例:某 Layer2 项目在 The Block 发布《Layer2:如何通过 “Optimistic Rollup+ZK-Proof” 实现 “低成本 + 高安全”》,文中包含 “交易成本对比表(与 ETH 主网、其他 Layer2)”“安全机制原理图”,被 10 多家开发者媒体转载,吸引 50 + 开发者加入项目 GitHub。
筛选 “专业度高、开发者用户多” 的垂直媒体,如 The Block(侧重金融科技)、Blockworks(侧重生态)、对应公链官方博客(如 Ethereum Blog、Solana Foundation Blog);
输出 “技术深度内容”,如 “项目技术架构解析(附流程图)”“代币经济模型数学验证(附数据公式)”“与同类项目的技术对比(附测试数据)”;
联动 “媒体编辑”,提前沟通内容方向,确保符合媒体调性(如 The Block 更关注 “数据与合规”,内容需多放数据、少谈概念);
目标 3:用户转化 —— 选社区型媒体 + 实操内容
操作步骤:
案例:某 Web3 创作者工具项目在 Medium 专栏连载《 创作者成长指南》,每篇包含 “工具实操技巧 + 用户成功案例”,每周更新 1 篇,3 个月积累 1 万 + 订阅者,其中 30% 转化为 Discord 社群成员,15% 成为工具用户。
运营 “自有社区媒体账号”,如 Medium 专栏、Substack newsletter、Mirror 博客,这些平台无审核门槛,可自由发布内容;
输出 “用户可直接用的内容”,如 “如何用我们的工具快速创建 DAO(附 step-by-step 教程)”“3 个用我们的工具提升 铸造效率的技巧(附实操截图)”“用户案例:某创作者用我们的工具月收入提升 2 倍”;
引导 “私域转化”,在内容结尾添加 “Discord 社群链接”“测试版申请入口”,注明 “加入可获得dujia教程 + 福利”;
2. 内容打造:3 类高转化内容模板,避免 “自说自话”模板 1:技术解读稿 —— 用 “数据 + 图表” 体现专业
结构:痛点引入→技术方案→数据验证→未来规划;
示例(某跨链项目):
痛点:“当前跨链方案存在‘交易慢(平均 5 分钟)、成本高(平均 10 USDT)、安全风险(2024 年已有 3 起跨链桥黑客事件)’”;
方案:“我们采用‘跨链消息协议 + 多签验证’,交易无需等待多链确认,成本降低 80%”(附协议原理图);
数据:“测试数据显示,交易时间缩至 10 秒,成本降至 2 USDT,已通过慢雾安全审计”(附测试对比表、审计报告截图);
规划:“下月将支持 Solana 链,未来 3 个月接入 5 家跨链生态合作伙伴”。
模板 2:用户案例稿 —— 用 “故事 + 结果” 引发共鸣
结构:用户背景→遇到问题→使用项目→获得改变;
示例(某 工具项目):
背景:“Maria 是一名 Solana 链 艺术家,每月铸造 10-15 件作品,但面临‘铸造成本高、推广渠道少’的问题”;
问题:“之前用其他工具,每次铸造需支付 5-10 USDT Gas 费,且只能在 Twitter 手动推广,作品曝光量低”;
使用:“通过我们的工具,铸造 Gas 费降至 0.5 USDT,且工具内置‘ 自动推广到 5 个 Solana 社群’功能”;
改变:“1 个月内,Maria 的铸造成本减少 80%,作品曝光量提升 3 倍,销售额从每月 500 USDT 增至 1500 USDT”(附 Maria 的作品截图、销售额对比图)。
模板 3:行业趋势稿 —— 用 “观点 + 证据” 建立quanwei
结构:趋势判断→核心依据→项目行动→对用户建议;
示例(某 Web3 支付项目):
趋势:“2025 年 Web3 支付将迎来‘场景化爆发’,不再局限于‘加密货币转账’,而是融入‘跨境电商、内容付费’等日常场景”;
依据:“数据显示,2024 年 Web3 支付在跨境电商场景的使用率增长 200%,且 70% 用户希望‘用 Web3 支付直接购买实物商品’”(附数据来源:CoinDesk 报告);
行动:“我们已与 3 家跨境电商达成合作,用户可直接用 Web3 支付购买商品,无需兑换法币”;
建议:“对用户,可关注‘有实际场景的 Web3 支付工具’;对开发者,可聚焦‘支付与实体经济的结合’”。
三、国内媒体宣发实操:合规优先,聚焦 “技术应用”,拓场景、找合作国内媒体宣发的核心是 “避开红线 + 聚焦价值”,不追求 “流量爆款”,而是通过 “技术应用叙事”,吸引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行业认知,为未来业务落地铺路。
1. 媒体选择:锁定 “科技向 + 垂直社群”,避开敏感渠道优先选择:科技媒体(侧重企业服务、跨境场景)
代表媒体:36 氪(企业服务领域影响力大)、钛媒体(侧重技术创新)、虎嗅(覆盖传统企业决策者);
合作方式:
优势:这类媒体审核严格,能通过审核的内容自带 “合规背书”,易被传统企业信任。
发布 “技术应用案例”:如 “ + 跨境电商:如何解决‘数据篡改、权限混乱’问题”,聚焦企业痛点;
参与 “行业专题”:如 36 氪的 “跨境数字化转型专题”,作为 “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参与访谈,中性输出观点;
补充选择:垂直社群 / 公众号(侧重技术干货、合规解读)
代表载体:相关知识星球(如 “技术实践”)、微信公众号(如 “链闻”“星球日报” 的企业版内容);
合作方式:
优势:精准触达国内 Web3 爱好者、企业决策者,转化效率高,且沟通灵活,可快速调整内容方向。
输出 “技术干货”:如 “Web3 协作工具的核心技术:如何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 + 集中式权限管控’”,纯技术解读,无业务引导;
发布 “合规指南”:如 “海外 Web3 项目进入中国市场:哪些红线不能碰、如何做合规调整”,中性分享经验;
juedui避开:娱乐化流量平台(如抖音、微博)、敏感渠道(如未经备案的论坛)
原因:这类平台对 Web3 内容审核不可控,且用户以 “普通大众” 为主,非目标受众,宣发效果差且风险高。
2. 内容打造:3 个 “安全且有效” 的内容方向方向 1:技术解决方案 —— 聚焦 “企业痛点,无敏感词”
核心逻辑:把 “Web3 功能” 转化为 “技术解决方案”,用 “企业场景” 替代 “加密生态”;
内容模板:
避坑提醒:全程不提 “Web3、去中心化、代币”,只提 “技术、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改称‘自动化规则’)”。
痛点:某跨境物流企业面临 “货运数据易被篡改、各环节权限不透明,导致纠纷频发、效率低下”;
方案:我们的 “物流协作系统”,通过 “分布式账本存储数据(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管控权限(谁能看、谁能改)”;
效果:企业纠纷率降低 40%,协作效率提升 25%,且数据符合国内 “可追溯、可监管” 要求;
方向 2:海外案例解读 —— 中性分析 “技术应用,不引导参与”
核心逻辑:以 “行业观察者” 身份,解读海外 Web3 项目的 “技术亮点与落地经验”,不涉及 “投资、参与方式”;
内容模板:
避坑提醒:明确注明 “案例来自海外,不代表国内可复制,不引导国内用户参与”,保持中立。
案例:海外某 Web3 教育平台,通过 “技术实现‘学习数据确权’,学生可自主掌控学习记录,对接不同学校”;
技术亮点:如何平衡 “数据去中心化存储(学生掌控)” 与 “教育机构审核需求(合规)”;
借鉴意义:对国内教育科技企业的启示 ——“数据确权可能是未来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方向”;
方向 3:合规实践分享 —— 输出 “经验,不提供服务”
数据层面:将国内合作企业的数据存储在国内合规服务器,与海外数据隔离;
业务层面:不向国内用户提供 “海外工具的注册、使用服务”,仅与企业进行 “技术方案合作”;
核心逻辑:以 “海外项目运营者” 身份,分享 “如何适应国内监管环境”,建立 “合规可靠” 的形象;
内容模板:
优势:这类内容易引发 “同类海外项目、国内潜在合作伙伴” 的共鸣,带来合作咨询。
背景:我们是一家聚焦海外市场的 Web3 工具项目,在与国内企业合作时,曾因 “数据存储问题” 受阻;
合规调整:
经验海外 Web3 项目与国内企业合作,需 “先做合规评估,再谈业务落地”,避免 “先上车后补票”;
3. 合作技巧:提前沟通 “合规边界”,小步测试提前预审:与媒体编辑确认 “敏感词、内容方向”
操作:先向媒体提供 “内容大纲”,明确告知 “项目背景(海外 / 国内)、内容核心(技术 / 应用)”,让编辑判断是否符合要求,避免写完后被拒;
示例:某项目想写 “Web3 支付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提前与 36 氪编辑沟通,编辑建议调整为 “支付技术:如何助力跨境贸易‘降本增效’”,避开 “Web3” 关键词,最终顺利发布。
小步测试:先在 “垂直社群” 发布,再推 “科技媒体”
逻辑:垂直社群审核相对宽松,可先发布 “简化版内容”,观察用户反馈、是否有合规风险,再优化后推给科技媒体;
示例:某项目先在知识星球发布 “协作工具的企业应用案例(简化版)”,无负面反馈后,补充 “数据、合作细节”,再投稿给钛媒体,一次通过审核。
四、双域联动案例:某 Web3 跨境协作工具项目的海内外媒体宣发实战某 Web3 跨境协作工具项目(目标:海外获用户、国内拓合作),通过 “差异化媒体宣发”,实现 “海外曝光 100 万 +、国内合作咨询 30 + 家”,核心步骤如下:
1. 海外宣发(2 个月):垂直媒体 + 社区内容,获用户、建品牌媒体选择:The Block(垂直 Web3 媒体)、Medium 专栏(社区媒体)、Solana Foundation Blog(公链官方媒体);
内容输出:
The Block:发布《How Tool Solves Cross-Border Team Collaboration Pain Points with Web3 Technology》(技术解析稿,附 “不同地区团队协作效率对比数据”),获 5 万阅读,开发者咨询量 200+;
Medium 专栏:每周更新 1 篇 “用户案例”(如 “印度 - 美国跨境团队:用 工具实现‘实时协作 + 数据安全’”),3 个月积累 8000 + 订阅者,转化 Discord 用户 3000+;
Solana Foundation Blog:发布 “生态合作新闻”(与 Solana 链上 3 家跨境企业达成合作),获公链官方转发,曝光超 20 万;
成果:海外用户达 1.5 万,其中 60% 来自媒体导流,代币(合规海外发行)持有用户超 5000 人。
2. 国内宣发(1 个月):科技媒体 + 垂直社群,拓合作、建认知媒体选择:36 氪(科技媒体)、“技术实践” 知识星球(垂直社群);
内容输出:
36 氪:发布《协作工具:如何帮跨境团队解决 “数据篡改、权限混乱” 难题》(技术解决方案稿,无敏感词),聚焦 “企业效率提升”,获 3 万阅读,20 多家跨境企业咨询合作;
知识星球:发布《海外 Web3 协作工具与国内企业合作:合规要点与技术适配方案》(合规实践稿),吸引 10 家科技企业加入 “技术交流群”;
成果:与 5 家国内跨境企业达成 “技术合作意向”,其中 2 家已启动试点项目,无任何合规风险。
五、海内外媒体宣发的核心 ——“因地制宜,目标导向”Web3 海内外媒体宣发不是 “比谁曝光多”,而是 “比谁能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实现业务目标”。海外宣发的核心是 “专业背书 + 用户转化”,通过垂直媒体建立信任,用技术与生态叙事吸引核心用户;国内宣发的核心是 “合规生存 + 场景拓展”,通过技术应用叙事,吸引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行业认知。
对团队而言,关键是 “不贪多、不冒进”:海外宣发先聚焦 1-2 个垂直媒体,做出biaogan案例;国内宣发严格守住合规红线,小步测试、逐步推进。只有理解并尊重两地差异,才能让媒体宣发真正成为 “业务增长的助推器”,而非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