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AS | 108-94-1 9075-99-4 11119-77-0 |
| EINECS | 203-631-1 |
| 化学式 | C6H10O |
| 分子量 | 98.14 |
| InChI | 1S/C6H10O/c7-6-4-2-1-3-5-6/h1-5H2 |
| 密度 | 0.947 g/mL at 25 °C (lit.) |
| 熔点 | -47 °C (lit.) |
| 沸点 | 155 °C (lit.) |
| 闪点 | 116°F |
| 水溶性 | 150 g/L (10 ºC) |
| 蒸汽压 | 3.4 mm Hg ( 20 °C) |
| 蒸汽密度 | 3.4 (vs air) |
| JECFA Number | 1100 |
| 溶解度 | 90克/升 |
| 折射率 | n20/D 1.450(lit.) |
| 酸度系数 | 17(at 25℃) |
| PH值 | 7 (70g/l, H2O, 20℃) |
| 存储条件 | Store at +5°C to +30°C. |
| 稳定性 | 稳定。可燃。与强氧化剂不相容。 |
| 外观 | 固体 |
| 颜色 | APHA: ≤10 |
| 气味 | Like peppermint and acetone. |
| Merck | 14,2726 |
| BRN | 385735 |
| 爆炸极限值 | 1.1%, 100°F |
| 暴露限值 | TLV-TWA 100 mg/m3 (25 ppm) (ACGIH);IDLH 5000 ppm (NIOSH). |
| 物化性质 | 环己酮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危险。与开链饱和酮相同。它在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氧或硝酸氧化均能生成己二酸HOOC(CH2)4COOH。环己酮肟在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它们分别为制耐纶66和耐纶6的原料。环己酮在碱存在下容易发生自身缩合反应;也容易与乙炔反应。最早由干馏庚二酸钙获得。大规模生产环己酮是用苯酚催化氢化氧化的方法。 无色透明液体,带有泥土气息,不纯物为浅黄色。 |
专注国标质量,只做国标产品。欢迎详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