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前半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货物贸易额实现增长,但增长并不均衡。进口占据主导地位,而出口占比持续下滑。
根据哈萨克斯坦金融机构协会分析中心的数据,一至六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5.9%,达到149亿美元。这一增长完全由进口拉动,进口额激增22.8%。出口则下降约10%。出口下滑主要受全球原材料市场不利形势影响,即石油和金属价格下跌,以及中国需求减弱。
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中的作用逐年增强。前半年,中国占哈萨克斯坦总对外贸易的比重升至22.6%,较去年同期的20.7%有所提高。但增长全部来自进口侧:中国商品在哈萨克斯坦进口中的份额增至28.6%,而出口份额降至17.8%。
出口结构中,产品多元化趋势明显。食品及农产品出口增加1.64亿美元,交通工具出口增长1.6亿美元。但主要原材料出口锐减:矿产产品减少5.99亿美元,金属出口下滑4.08亿美元。特别是冶金行业,中国需求至关重要。中国金属进口减少4%,直接影响哈萨克斯坦工厂的生产负荷和出口收入
进口方面,增长势头强劲。前半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达8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8亿美元大幅上升。主要增量来自交通工具(+12亿美元)、金属(+2.79亿美元)和化工产品(+2.31亿美元)。
哈萨克斯坦国内消费需求复苏和基础设施项目活跃,推动了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中国汽车平均价格下跌14%,刺激进口规模。
中国进口商品不仅主导生产领域,还在消费领域占据优势。食品、家具、建筑材料和大众消费品大量涌入。鞋类和纺织品进口则有所下降。
贸易关系在金融层面也发生变化。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上升,尤其在加工工业、矿业和贸易领域,人民币交易活跃。这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哈萨克斯坦****所中人民币-坚戈交易对成交量增长93%。美元仍为主要结算工具,欧元位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