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定纳税主体
- 个人股东:如果是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该自然人是纳税主体。需要注意的是,在继承、离婚财产分割等特殊情况下,股权发生转移,但根据相关规定可能有税收优惠或豁免。例如,在夫妻之间因离婚进行股权分割,一般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 企业股东:对于企业法人股东转让股权,企业自身是纳税主体。当企业股东存在多层嵌套结构时,如母公司 - 子公司 - 孙公司这样的股权关系,要准确确定最终的纳税企业主体以及对应的股权计税基础。
准确核算股权原值
- 现金出资方式:如果股东是以现金方式出资取得股权,股权原值一般就是其实际的现金出资额。例如,股东甲以100万元现金投资取得公司股权,那么股权原值就是100万元。 - 非现金出资方式: - 以固定资产出资:若股东以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房产等)出资取得股权,股权原值应根据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来确定。例如,股东乙以一套房产作价200万元出资,房产的原值为150万元,已计提折旧3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2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股权原值为120万元。
- 以知识产权出资:以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等)出资时,股权原值根据知识产权的评估价值和相关税务规定来确定。例如,股东丙以一项专利评估作价300万元出资,专利的研发成本等可计入股权原值核算范围。 -
多次取得股权情况:如果股东是通过多次投资或者受让股权等方式取得股权,股权原值要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累计计算。比如,股东先以50万元取得部分股权,之后又以80万元受让了部分股权,那么股权原值就是130万元。
合理确定股权转让收入
- 有合同约定价格的情况:通常情况下,股权转让合同中约定的转让价格就是股权转让收入。但如果税务机关认为转让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会进行核定。例如,市场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股权,合同约定转让价格为30万元,且没有合理的商业理由(如关联交易、债务重组等特殊情况),税务机关可能会重新核定收入。
- 无合同约定价格或者价格不明确的情况:需要根据股权的公允价值来确定股权转让收入。公允价值可以通过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参考同行业类似公司股权交易价格等来确定。
注意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
- 小微企业优惠: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转让股权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能享受相应的税率优惠。例如,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 特殊行业或区域优惠:某些特殊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或者特定区域(如经济特区、自贸区等)可能有税收优惠政策。如果股权转让企业符合这些条件,可能会享受相应的减免税等优惠。
税务申报和缴纳期限
- 个人所得税:个人转让股权时,扣缴义务人(受让方)应当在支付股权转让款时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果受让方未代扣代缴,转让方应当在取得股权转让收入的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企业所得税:企业转让股权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一般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次年1月1日 - 5月31日)申报纳税。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股权处置导致企业清算等,税务申报和缴纳期限可能会提前或有特殊要求。
- 印花税:应在书立股权转让合同(包括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时,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按照规定缴纳印花税,一般在合同签订的当日或者次月申报期内申报缴纳。
登尼特集团26年企业服务,企业服务提供商,无国界、跨行业、一站式、个性化企业服务平台。欢迎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