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展会新闻
2026华南深圳工博会,全球工业盛会的华南坐标
2025-10-22 07:30  浏览:4
2026华南深圳工博会,全球工业盛会的华南坐标2026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智造未来,赋能产业新纪元引言:全球工业盛会的华南坐标

当全球工业数字化转型迈入深水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引擎,正以"未来工业"为战略支点,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全面跃迁。

2026年6月10-12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将迎来一场规模空前的工业盛会——2026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华南工博会")。

作为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联合打造的展会,本届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通过八大主题展区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立体展示矩阵,吸引超8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预计观众突破10万人次。这场盛会不仅是技术产品的展示平台,更是全球工业创新资源汇聚的枢纽,为华南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支点。

一、工业自动化展区:智能制造的神经中枢

工业自动化展区作为智能制造的中枢神经,将集中展示从底层元器件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展区涵盖驱动系统及零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机)、机械基础设施(如导轨、轴承)、感应技术(如激光传感器、视觉识别)、控制系统(如PLC、DCS)、工业用计算机设备、自动化软件、接口技术与能源供应等八大类产品。其中,无控制柜解决方案成为焦点,德国倍福的MX-System可插拔式自动化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生产规划、原材料供应到装配阶段的全流程分布式控制,显著提升设备灵活性与能效。

展区将呈现汽车制造、3C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智能化改造案例。例如,某企业展示的AI质检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将手机屏幕缺陷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9.9%,将检测时间从传统人工的5分钟缩短至10秒。工业互联网平台与自动化设备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设备状态实时监测、预测性维护和能效优化,助力企业降低30%以上的运维成本。

工业自动化正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演进,5G+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间通信延迟降至毫秒级,为柔性制造提供技术支撑。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某国内企业研发的工业级操作系统已实现与国际主流产品的兼容,在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市场份额突破15%。

二、机器视觉展区:工业之眼的智慧进化

机器视觉展区聚焦高精度检测、三维建模、AI识别等前沿技术。展商将展示0.01μm级精度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每秒可处理1000帧图像的智能相机,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分类系统。某企业推出的"视觉+机器人"协同解决方案,通过视觉引导实现装配路径的实时调整,使汽车零部件装配效率提升40%。

在新能源领域,视觉技术应用于锂电池极片涂布厚度检测,精度达±1μm,确保电池安全性能;在食品行业,AI分拣系统通过光谱分析识别异物,实现每小时5000件的分拣速度。医疗影像设备中的视觉模块可将CT图像重建时间从传统方法的30分钟缩短至3分钟。

机器视觉与AR/VR技术的结合,正在重构工业培训模式。某企业展示的AR远程指导系统,通过穿戴设备实现专家与现场人员的实时交互,将设备故障排除时间从平均4小时压缩至1小时。视觉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打通,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全生命周期数据支持。

三、激光技术展区:精密制造的革命引擎

激光技术展区将展示万瓦级光纤激光切割机、皮秒级超快激光加工设备等产品。某企业推出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可实现复杂曲面零件的0.1mm级精度加工,加工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5倍。在微纳加工领域,飞秒激光技术已应用于半导体晶圆切割,切口宽度仅10μm,且热影响区近乎为零。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激光焊接技术实现电池包密封性零泄漏,焊接强度达母材的90%;在航空航天领域,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可一次性成型钛合金复杂结构件,较传统锻造工艺减重30%。激光清洗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可无损去除青铜器表面锈蚀层,保留文物原始纹理。

展区将重点展示激光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创新。某企业研发的激光表面强化技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微观结构,使零部件寿命延长3倍,减少60%的原材料消耗。在光伏领域,激光刻划技术可将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提升0.5个百分点,单条生产线年节电达200万度。

四、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区:高端制造的基石

数控机床展区将展示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车铣复合机床等高端设备。某企业推出的智能机床搭载AI自适应控制系统,可根据加工材料硬度自动调整切削参数,使加工效率提升25%,刀具寿命延长40%。机床与MES系统的深度集成,实现生产计划自动排程、设备状态实时监控。

展区将呈现车铣复合、磨削复合等新型加工技术。某企业展示的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中心,可一次性完成复杂轴类零件的车削、铣削、钻孔等工序,加工精度达IT5级,较传统工艺减少3道工序。在模具制造领域,五轴联动加工技术可实现复杂曲面的一次成型,表面粗糙度达Ra0.4μm。

环保型切削液、干式切削技术等绿色制造方案成为亮点。某企业研发的微量润滑系统,通过气雾喷射技术将切削液用量减少90%,改善车间环境。在废料处理方面,金属碎屑回收系统可实现95%以上的金属回收率,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

五、机器人展区:柔性制造的执行者

机器人展区将展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AGV)、特种机器人等八大类产品。某企业推出的双臂协作机器人,通过力觉反馈技术实现与人体的安全交互,装配精度达±0.02mm。在物流领域,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可实现每小时2000件的分拣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8倍。

在3C电子行业,机器人实现手机屏幕的自动贴膜、点胶,良品率提升至99.8%;在食品行业,智能分拣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实现每小时5000件的分拣速度,且可适应不同形状、大小的包装。医疗机器人已在手术辅助、康复训练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展区将展示人机协作的多种模式。某企业推出的"工人+机器人"协作系统,通过AR眼镜实现操作指导,使新员工培训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1周。在柔性产线中,机器人可根据订单变化自动调整生产节拍,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高效生产。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区:数字化的赋能者

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将展示5G、AI、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工业应用。某企业研发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低时延通信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使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5%。在AI领域,深度学习算法已应用于产品质量预测,将不良品率降低40%。

展区将呈现数字孪生、MES系统等数字化解决方案。某企业展示的数字孪生平台,通过虚拟仿真优化生产流程,使设备利用率提升30%。在MES系统方面,某国产系统已实现与ERP、SCM系统的无缝对接,支持多工厂、多车间的协同管理。

随着工业数据价值的提升,数据安全成为焦点。展区将展示区块链技术在工业数据存证中的应用,确保数据不可篡改;隐私计算技术可在不泄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实现多方数据协作,为供应链协同提供安全保障。

七、工业互联网展区:产业互联的桥梁

工业互联网展区将展示云边端协同的架构体系。某企业推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边缘计算实现设备数据的本地处理,将云端数据传输量减少80%。在平台开放性方面,某平台已支持1000+种工业协议,实现不同品牌设备的互联互通。

在汽车制造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应链的实时协同,将零部件库存周转率提升50%;在能源行业,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电网调度,使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提升15%。平台已支持远程运维服务,可将设备故障排除时间从平均8小时缩短至2小时。

展区将展示工业互联网生态的构建。某企业推出的开发者平台,已吸引500+家合作伙伴开发工业APP,覆盖设备管理、能耗优化等20个场景。平台支持低代码开发,使企业可快速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

八、测试测量展区:质量控制的守护者

测试测量展区将展示高精度检测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等。某企业研发的激光干涉仪,可实现纳米级位移测量,精度达±0.1μm。在无损检测领域,相控阵超声技术可检测出0.1mm的微小缺陷,较传统方法灵敏度提升10倍。

在半导体行业,测试测量设备实现芯片性能的全面检测,确保良品率;在航空航天领域,X射线检测技术可发现复合材料内部0.01mm的微小裂纹。在线检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实现关键尺寸的全检。

展区将展示AI在检测领域的应用。某企业推出的智能检测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缺陷的自动分类,将检测效率提升3倍。检测数据与MES系统的打通,为质量追溯提供全流程数据支持。

以展会为支点,撬动全球工业创新

2026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通过八大展区的协同展示,构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终端制造的全产业链创新生态。这场盛会不仅是技术产品的展示平台,更是全球工业创新资源汇聚的枢纽,为华南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支点。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集群的加速成型,华南工博会正勾勒出中国智造的"华南样本",引领更多企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抢占先机。当智能制造的浪潮席卷全球,华南工博会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邀约世界共同书写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新闻
联系方式
公司:展会咨询:彭琳
姓名:彭琳(女士)
电话:13817892843
手机:13817892843
地区:直辖市-上海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人民北路918号A2969室
拨打电话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