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自1992年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创办以来,已成长为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之一。从zui初聚焦本土品牌展示,到如今汇聚全球1200余家头部企业,AWE的成长轨迹折射出中国家电产业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的转型历程。2026年展会(3.12-15日举办)首 次启用"一展双区"模式,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与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同步举办,展览面积突破17万平方米,标志着其正式跻身全球 顶 级科技展会行列。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风向标",AWE2026吸引了包括三星、索尼、海尔、美的等在内的全球顶 级品牌。
商合区展区的设立是本届zui大亮点。作为全国首 个"离世界zui近"的对外开放先行区,该展区聚焦AI芯片、6G通信、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AWE2026不仅是一场科技盛宴,更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生动写照。在AI技术驱动下,这个创办于1992年的展会,正以创新为笔、科技为墨,书写着全球产业变革的新篇章。正如展会主题"AI科技,慧享未来"所昭示的,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勇气,引领着全球智能生活的新潮流。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正经历从硬件制造向生态构建的深刻转型。
这种转型背后是传统消费电子展暴露出的三大瓶颈:一是技术展示与场景应用割裂,二是跨境合作效率低下,三是创新成果转化周期过长。AWE2026通过"一展双区"模式,构建了从芯片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展示生态,有效解决了传统展会"重产品轻场景"的局限性。
作为全球zui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关键期。
AWE2026通过设立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展区,为国产芯片、6G通信等前沿技术提供跨境合作平台,加速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这种模式不仅契合国家"双循环"战略,更推动中国消费电子产业从"跟跑"向"并跑"转变。

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新能源技术的交叉融合,催生了第四代消费电子设备。2026年展会将展示类脑计算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突破性技术,这些创新需要更专 业的展示空间。传统展馆的物理限制无法满足复杂技术演示需求,而"一展双区"模式通过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生活场景展区与东方枢纽的先进科技展区协同,实现了技术原理与场景应用的完美结合。
AWE2026的"一展双区"模式创造了全球消费电子展会的空间新范式。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14万平方米展区聚焦智慧家庭、绿色能源等场景化解决方案,通过构建全屋智能、智慧出行等20余个生活场景,将抽象技术具象化。东方枢纽3万平方米展区则聚焦芯片及算力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形成"应用展示+核心技术"的双向格局。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特殊区域,为展会提供了独特的政策优势。其"展品便捷入区、展后返回"机制使跨境展品通关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8小时,参展成本降低35%。特定封闭区域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政策,为国际技术交流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平台。这种制度创新与展会功能的深度融合,在全球展会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
"一展双区"模式构建了从研发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展示生态。在东方枢纽展区,华为鸿蒙生态实现6品牌32款设备协同作业,任务分配响应时间<200ms;新国博展区则展示海尔"智家大脑"通过AI语音助手实现全屋设备联动。这种协同不仅提升了展示效果,更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对接。
AWE2026通过"一展双区"模式,强化了中国在全球消费电子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全国智能家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展会期间发布的《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标准》,首 次将中国企业的技术方案纳入国 际标准体系。
通过构建跨境合作平台,AWE2026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走向世界。展会期间举办的东南亚专项对接会,更加精 准、高效的促进了对外 贸易的搭成。
依托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的政策优势,AWE将建立全球消费电子技术验证中心,为国际企业提供标准测试、认证服务。
通过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平台,AWE将实现从展会服务向产业服务的转型。优化产品迭代与服务模式,推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向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AWE2026的"一展双区"模式,不仅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更是全球展会行业的一次范式革命。通过空间重构、政策赋能与产业协同,该模式成功解决了传统展会的三大痛点,构建了技术标准制定、创新成果转化、全球市场拓展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随着AI技术与消费电子融合的持续深化,AWE2026展现的战略价值将愈发凸显,成为驱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这一创新实践,为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的转型提供了生动范例,也为全球产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