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用途 : | 风景树 | 是否移植苗 : | 是 |
胸径 : | 1-20cm | 株高 : | 1-15mm |
品种 : | 水杉 | 地径 : | 1-20cm |
冠幅 : | 0.2-6cm | 主要观赏部位 : | 观叶 |
树形 : | 宝塔形 | 栽培环境 : | 露地 |
是否古树 : | 否 | 树龄 : | 不限年 |
胸径年生长量 : | 1-3cm | 高度年生长量 : | 50cm |
土球直径 : | 30-200cmcm | 主干高 : | 不限m |
落叶与否 : | 落叶性 |
基本信息
目录 | 1基本简介2形态特征3生长特性 | 4生长习性5虫害防治6保护价值 | 7其他资料8相关诗选 |
---|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稀有种。
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
约发展在250万年 前的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
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1948年,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树龄约400余年。
后在湖北利川市水杉坝与小河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林,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兜。
随后,又相继在重庆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
江苏省邳州市境内邳苍公路80华里水杉路,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长的水杉带,被誉为“天下水杉第一路”,蔚为壮观。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杉林在湖北潜江广华寺境内,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林题名“水杉公园”,该地区属长江中下游平原之江汉平原,平均海拔50m左右,过去称水杉存活海拔下限为300m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5~41.5米,胸径达1.6~2.4米 ;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则为广圆头形;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内皮淡紫褐色;大枝近轮生,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一年生枝淡褐色,2~3年生枝灰褐色,枝的表皮层常成片状剥落,侧生短枝长4~10厘米,冬季与叶俱落;叶交互,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排成羽状二列,扁平条形,柔软,几乎无柄 ,通常长1.3~2厘米,宽1.5~2毫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8条气孔线。
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或苞腋,卵圆形,交互对生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互对生,约20枚,花药3,花丝短,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由22~28枚交互对生的苞鳞和珠鳞所组成,各有5~9胚珠。
球果下垂,当年成熟,果蓝色,可食用,近球形或长圆状球形,微具四棱,长1.8~2.5厘米;种鳞极薄,透明;苞鳞木质,盾形,背面横菱形,有一横槽,熟时深褐色;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
每年二月开花,果实11月成熟。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特性
产地的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冬季有雪而不严寒,年平均温13℃,极端最低温-8℃,极端最高温24℃左右,无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
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 紫色土或冲积土,pH值4.5~5.5。
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耐寒性强,耐水湿能力强,在轻盐碱地可以生长为喜光性树种,根系发达,生长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长期积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缓慢,树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纵棱。
花期2月下旬;球果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喜光,耐贫瘠和干旱,净化空气,生长缓慢,移栽容易成活。
适应温度为零下8度-38度。
折叠编辑本段虫害防治
折叠猝倒病(立枯病)
应在秋季落叶后及时清除并处理落叶,然后向地面喷3~5 Be 石硫合剂。
折叠水杉赤枯病
此病一般从下部枝叶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蔓延,严重发生时导致全株枯死。
感病枝叶,初生褐色小斑点,后变深褐色,小枝和枯枝变褐枯死。
病害可引起绿色小枝形成下陷的褐色溃疡斑,包围主茎,导致上部枯死;或不包围主茎,但长期不能愈合,随着主茎生长,溃疡斑深陷主干,形成沟腐,幼树基干部产生不规则凹沟,成为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