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淋一场不湿身的雨么?眼下,又一个全城热议,被认为**不能错过的艺术展来了。在纽约,有人为它排队9个小时,至少四对情侣在那里订婚;而在上海,雨屋不仅早已引发网上热议,前两天居然已经出现了山寨版。这个单人体验票要150元,只能在雨屋里呆10分钟的展览,你舍得错过吗? 8月29日,雨屋亚洲首展终于启动。在位于上海徐汇滨江的余德耀美术馆,150平方米的空间里,雨水自天花板如银丝般流下。9月1日起直到12月31日,这个全球较大的雨屋将以10分钟一批、每批20人的方式迎接参观者的到来。雨屋是艺术团体兰登国际的装置作品,曾在伦敦巴比肯中心(2012)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2)展出,成为引来众多参观者和引爆社交媒体的现象级事件。它利用3D追踪摄影机定位参观者的位置,进而控制流水的开关,人到雨停,雨中不湿身。据报道,2013年夏天,雨屋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时,有人为了体验10分钟而足足等了9个小时。据MoMA统计,非会员观众在工作日的平均等待时间是4至5个小时,会员的等待时间是2至3个小时。在周末,非会员等待的时间可能超过5个小时。伦敦的观众也很执着,有观众据称等候了12个小时。对于雨屋在伦敦和纽约引发的热潮,有艺术评论家说,浸入式艺术越来越流行,很多人为了在里面自拍,甘愿在高温天气里受罪。都市的人们饱受争议的特点之一—FOMO(fear of missing out),即担心错过。去年在K11举办的莫奈艺术大展已经成为艺术领域的经典个案,本月转场北京的梵高感映大展,也让人依稀看到上海观众唯恐赶不上城中热事的劲头——这方面上海可完全不输纽约。 雨屋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展出时,有媒体将它与摩西分开红海的神迹相提并论。被问到雨屋的奇观特质,奥特克拉斯和科柯体现出了德国人的严谨,“称为奇观有点过于褒奖了,有点夸张。”他们对于观众如何与自己不了解以及不太能理解的事物之间的互动非常感兴趣,“我们更想看到人们面对这种所谓的奇观时的反应”。普通观众在线上和线下掀起的狂热,也是反应的一部分。而公众不同寻常的的参与必然引发某些专业人士的质疑。雨屋在MoMA引发热潮时,《纽约时报》有评论称,“ 尽管雨屋设计巧妙,也很有趣,但它似乎只能算是巧妙的消遣。”兰登国际强调雨屋的实验意义。奥特克拉斯说,每次的雨屋展都不一样,“这次在上海是规模较大的。不同地方的声音和雨的味道都不一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质。“科柯说,“各地的气候条件很不一样,在上海,人们时常会遭遇台风,但在英国从来没有这种东西,根本不知道台风是什么。我对这里人们的反应非常好奇。”环境和生活经验不同,人们对雨的反应也不一样。兰登国际的“社会实验”,运用科技,让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以及与自然规律的背离来吸引人们参与和互动。伦敦、纽约以及上海被它吸引的人们,都是社会实验的一部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通过聚光灯下的雨丝折射出来。余德耀美术馆馆长余德耀已经收藏了这一版本的雨屋,4个月的上海展览之后,明年春季,雨屋将前往北京继续它的中国之旅。而这一版本雨屋的较终归宿地,将是余德耀位于巴厘岛的室外艺术公园。雨屋展的票务**总代理,是此前代理了莫奈展和梵高感映展的格瓦拉演出。格瓦拉演出副总裁贾柯告诉**财经,截至8月31日中午,雨屋体验票已经售出近两万张,“(这次)希望能再树立一个。比伦敦和纽约人幸运的是,上海雨屋展可以预约参观时段,等候的时间不至于那么漫长。8月29日下午,天降细雨,丰谷路上人们行色匆匆,他们的目的地大多是余德耀美术馆。室外下雨时,去美术馆里体验身在雨中却不会淋到雨的感觉,当代人真是太会玩了。“它能给你一种被茧包围的感觉”,兰登国际创始人之一弗洛里安·奥特克拉斯(Florian Ortkrass)说。他对雨屋的阐释在观众等候区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被问及人数限制问题,他说,人太多了雨屋里的雨就要完全停了,“对于我们来说,参与的观众越多越好,他们在雨屋里呆得越久越好。但是大家都要尊重其他人与艺术作品接触和互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