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说工程造价BIM,假如从工程造价BIM作为模型的视角而言,工程造价BIM有2个大招:一、模型集成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各专业信息;二、模型作为平台适用多专业、多人协作。
工程造价BIM跟你有关系吗?我们得了解到,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大家的工作方法,还有思维模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具备特殊意义的话,一定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
造价员如今是如何工作的。图纸、扒量;计算机,算量?思维模式的转变,数字造价思维转为模型造价思维。
项目在可研究阶段时,从历史沉积的指数库中筛选出与目前项目差不多的历史指标数据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做项目估算。
设计阶段用基本施工平面图获得一个设计概算。
公开招投标环节,应用详细装修施工CAD图导入算量软件中,各自算量和计价,随后得到施工预算。
装修工程环节记录流程中产生的变动、差价与索赔,通过对预算的调整获得清算与决算的造价。
在设计阶段就创建一个规范的建筑模型。到公开招标环节时,造价师们将工程预算消息录入建模中,获得建筑工程量和工程造价进而转化成施工图预算。
到施工环节根据对模型数据和信息的维护获得清算、决算工程造价与真实指标信息。
建设项目完工,建模中的标准可各自储存到指数模型库中,为之后相近的项目工程预算复用与参考。
估计与概算用Excel作为工具,做施工图预算时才应用算量、造价软件,使用流程也极其不便捷。
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各个专业的造价人员协作几乎都是通过模型的导入导出所实现的,有时甚至各自建模。
基于工程造价BIM的建筑模型将会以一个平台的方式出现,集成多专业的造价信息,造价师在这个平台中,录入其他专业的造价信息,问题与记录也以建模为基础在平台上展开沟通,降低反复建模及其沟通与确定问题所消耗的大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