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是指在不同环境下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按照进出口方向不同分为进口跨境电商和出口跨境电商。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始于上世纪末,早期是服务于中小企业出口的B2B 网络平台,如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中国化工网等。近10 年以来,随着网上交易日益频繁,跨境结算、物流服务的水平也得到飞速提升,至2008年前后,面向海外个人消费者的中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B2C/C2C)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如今,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相继涌现,其多元化的模式主要包括B2B( 商家到商家)、B2C( 商家到消费者)、C2C(海外买手)、M2C( 生产厂家对消费者)、B2B2C( 商家到电商平台再到消费者)等。
随着互联网信息和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数据运用日益普及,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之上的跨境电商交易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5 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速基本保持在20%~30% 左右,交易份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逐年上升;2015 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5.4万亿元,占进出口总额比例约21.96%;2016 年,我国跨境电商总体交易规模升至6.3 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进一步提高。据中投顾问公布的《2017~2021 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估计,至2020 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升至12 万亿元,年均涨幅将超20%,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并将为物流、货运、报关、仓储等关联产业创造接近2 万亿元的市场空间。
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力量,并且在推动我国贸易多元化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战略性角色。对消费者而言,跨境电商平台有效打破了地域和信息的限制,使消费者可以享受更加优惠的商品价格和优质服务,从而降低贸易壁垒,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对企业而言,跨境电商平台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贸易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通过更为立体、开放和动态的模式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跨境电商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减少国家壁垒对跨境贸易的重重限制,使企业间实现更为普遍的互惠共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贸易向无国界方向发展,从而从经济基础上改变世界格局。
为此,我国近年来致力于从政策监管层面引导和规范跨境电商交易管理,促进跨境电商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鉴于现行外汇监管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本文从外汇管理的角度,以成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为例,对外汇管理方面的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估,并对跨境电商的外汇监管思路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