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露所在公司自今年5月起,已经进行了4轮裁员,15%左右的员工都已离开。
这是家成立超过10年的跨境电商企业,实际上,在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刺激,公司主营的3C配件在跨境平台上销量暴涨,不过,自她去年6月入职以来,公司的状况一个季度不如一个季度。从“每个部门都被分配了裁员名额”“各种类目的激励型奖金要么被取消,要么被打折”等变化上,她能明显感觉到公司的收益缩减。
到目前为止,公司所有亚马逊账号都处于安全状态,在秦露看来,业务下滑除了大环境的因素,主要问题出在了公司的管理上。
近一年里,这家公司经历了数轮组织架构调整,人事变动频频发生,销售总监换了好几个,营销战略变了一次又一次,市场、销售与运营均陷入混乱状态,这也导致了线上经营的节节失利。去年,在亚马逊平台上,该公司的手机壳等商品搜索排名还排在位,今年已经掉到100名开外。
“这好像是跨境电商行业的通病,踩在风口上,一下子就能发展起来,但普遍经营能力都跟不上发展规模,多数公司的业务和人员管理相当混乱。”
“封号”噩梦下的跨境卖家
周清晖在跨境电商行业待了5年,知道亚马逊每年都会封掉一些不合规的账号,这一举动实属常规操作,而今年的涉及面之广,举措之严厉,却是前所未有。她知道,往年卖家被封号以后,多数还有机会向平台申诉,拿回被冻结的资金和货物,而今年,无论是资金还是货物,“就一直冻结在里面”。
周清晖记得,开始,她和没被“封号事件”波及的同行们,在微信群里讨论起这些事情,还抱着围观心态,“大家都觉得大卖被查封了,我们合规经营的中小卖就上去了”,随着事态一步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卷入其中,剩下的围观者们,也越来越惶恐,“不知道刀什么时候驾到自己脖子上”。
不少惴惴不安的卖家甚至猜测,即便完全合规经营,还可能面临不确定风险——“某个行为是否合规”的规则解释权全部都在平台,在一些模糊地带,卖家很难判断边界,某些时候可能要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这波前所未有的封号力度,引发了跨境电商同行之间的诸多揣测:“美国政府施压”,“卖家通过亚马逊平台,往自建网站引流的手段,触动了平台的根本利益”,“亚马逊对不断僵化的卖家体系的调整,清洗不合规的头部卖家,把流量分配给新入场者,以实现新陈代谢”……
在李白看来,亚马逊这波“封号潮”算得上杀鸡取卵,“卖家何尝不是亚马逊的衣食父母”,而能令世界大电商,不惜割舍自身利益,也要施于雷霆手段的商业决策,背后的原因应该是多元且复杂的。
李白目前在一家中型跨境电商公司的担任高管。亚马逊封号风波也波及了他就职的公司,公司数十个亚马逊账号中,被平台封掉一个。
影响虽不致命,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货物被扣在亚马逊仓库里,肯定会带来一定的现金流和经营压力。这是个重资产行业,从给工厂付款生产货品,海运时间三个月,资金周转周期非常长”。
除此之外,公司其他账号的线上推广也要放慢速度,以规避合规性风险,这势必会引起销量下下滑。
接下来的商品售价也令李白担心,“大卖家账号被封后,需要快速甩货,几个月的库存都会低价抛售,市场价20多美金的商品,他们可能只卖几美金,那我们的商品,肯定卖不到市场价”
对李白来说,同行甩卖离场、被迫降价的冲击一直都在。每波风口正盛时,都会吸引一大批新卖家涌入,“可能赚一小段时间钱,又做不下去了,只能疯狂甩货离场”,这些快进快出的卖家,离场后带来的一地鸡毛,让“留下来”的卖家们困扰不已。
而在周清晖看来,在跨境电商平台上,价格战每天都在发生,整体市场也被它搅得混乱不堪。除了低价清仓甩货,每款新品上线,卖家基本上都会以低价策略冲搜索排名,以便快速,而后再把价格提上去。而在电商平台上,每天都有难以计数的新品上线。
“绝大多数产品,采购价都没有运费高。很多产品的售价,连运费都覆盖不了。尤其疫情以后,运输物流价格疯涨,这个情形更加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