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就业服务促匹配,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高频举办,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截至7月3日,正在举办的“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已发布各类岗位需求近1500万人次。
“下半年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和经济运行逐渐恢复,就业形势有望继续改善。”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说。
——更加注重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特殊时期,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困难。今年以来,各地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加大帮扶力度,及时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聚焦失业人员,在常规保生活待遇发放、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基础上,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失业、未参保的困难人员给予临时救助,大化做到应发尽发,应保尽保。1至5月,我国已向560多万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各类失业保险待遇334亿元。
聚焦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在原来发放生活补助基础上增发生活补贴,保证他们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困难群体代缴养老、医疗保险费,防止脱贫户返贫。一季度,全国共救助低保对象4128万人,资助693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前5个月,共为1305万困难群众代缴养老保险费。
——以更大决心补短板破难题,顺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
“每月又涨了120多块钱。”收到养老金到账信息,湖南长沙69岁的赵先生时间算了账。
7月起,多地调整养老金发放标准。2022年,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上调4%,惠及1.3亿多退休人员。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今年,中央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46.83亿元,较去年增加70.62亿元;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上半年,我国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4.9%,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34.5%、10%;今年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投资总额
预计可达8500亿元。
一笔笔资金投入,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增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