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解释说,很多代工厂的订单量并不稳定,有的工厂订单淡季长达5-8个月;订单高峰期,工厂又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交付,因此用工量激增。所以,工厂宁愿在用工高峰期掏高价招募工人,也不愿意长期花钱雇正式工人。
而很多工人对劳务中介的误解,也主要在工资发放上,他们认为中介公司克扣了工资。刘超坦言,确实有一些不正规的企业,各种套路工人,但这个行业的经营逻辑非常简单,就是赚企业支付工资的差价。“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提高竞争力,还会把工厂给的服务费分一部分给工人。”
尽管劳务中介的口碑一直不好,但刘超还是坚定初心。“我只赚属于我的那一部分钱,不该我赚的钱,一分不赚。”他说。
为了建立求职者与劳务中介的信任关系,刘超和团队在“四部曲”的流程中加强了服务体验,通过交流互动,一点点打消求职者的疑虑。
刘超正在工厂考察,了解招聘岗位的实际情况
刘鹏是这种新型招聘方式的受益者。2019年,年仅18岁的他就离开学校谋生。当时,他读书的中专联系了青岛海尔的面试机会。他和四个小伙伴从山东淄博坐上火车,一路导航找到厂址,结果却因体检没通过,失去实习机会,只能到处打零工谋生。
日常生活中,刘鹏常使用的APP是快手。对他来说,快手既是看漫画、打游戏和浏览新闻的应用,也是查询招工信息的“百度”。
因为经常搜索和浏览招工信息,刘鹏刷到了刘超直播间,并在这里找到一份三个月的短期实习,入职常州一家光伏厂。工作内容是光伏板高温镀层,一小时23元,每天工作10小时。
刘鹏告诉亿邦动力,刘超开在常州的中介机构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没有落实工作之前,刘鹏可以在那儿免费住宿。
之后,刘超帮刘鹏在常州一家新能源企业谋得工作,直接与工厂签订用工合同。目前,刘鹏在那工作已有一年半,到手工资7000元/月以上,赶上年关值班,月工资可以到1.2万元。
这份工作轻松好上手,他所在的电极车间只需根据生产进度,将300公斤的锂电池原材料分批次投入搅拌缸。这是整个工厂为数不多还需要人工操作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