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此前二商超市的位置被新开业的首航小店境界店所替代,店内多以生鲜品种为主。根据店员介绍,该门店营业面积约为180平方米,拥有3000多个SKU.“在营业首日销售额超8万元,其中生鲜商品销售占比达到50%。”该店员透露。可见首航小店的入市,吸引了不少周边社区的居民前来消费。
正是有了这样的“甜头”,首航超市将更多地“复制”小店模式。首航超市方面表示,首航小店模式基本已经跑出盈利模式。所以,首航超市未来将加码布局小店业务。
这种小业态零售门店不止在首航超市布局,物美也看上了“小店”经济。物美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物美集团布局新店以“小而美”路线为主。2018年,物美推出了全新品牌“品超市”,目前在京已经开设80多家以以3000-6000平方米为主的门店。该类门店定位精品生鲜超市,主要选址在社区周边。同时,店内融合了便利店的关东煮产品。
这类小型超市也能更快盈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新开业的大卖场盈利周期需要2-3年,小型精品生鲜超市可在一年时间内实现盈利。
快速盈利让小业态门店快速铺开。盒马也将希望寄托在mini店,此前,盒马CEO侯毅也提到,要以一年100家店的速度覆盖上海与北京的郊区。盒马mini类似于小型便利超市,一般面积为500-1000平方米。
高鑫零售也对中、小业态寄予厚望。高鑫零售曾在财报中提到,未来,中型超市和小型超市将成为集团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抓住社区风口
小业态成为风口与消费习惯变化有着密切关系。都市生活节奏加快,消费呈现碎片化,社区小店带来的便捷性抓住了消费需求。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社区商业占据了社会商业总支出的60%-70%,而目前,在中国整体水平约30%,说明我国社区商业仍处于初级起步阶段,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一直以来,北京也在为社区商业的品牌化、连锁化铺垫。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北京市的便民商业网点保有量达9万个。到2025年,北京市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早餐、便利店(社区超市)、蔬菜零售等8项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市社区覆盖率,物流末端配送网点覆盖率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