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西门子专业授权代理商
CANopen系统应用
CANopen协议应用可以分为下面2个层面:
操作应用层面:现场操作人员、现场设备检查人员等关注,关注可控性、易操作性和操作效率。
目标:监测控制,生产操作。 特点:关注CANopen协议的相关内容。
系统设置层面:系统集成技术人员、设备维护和改造人员等关注,通过**的方案,实现应用系统。
目标:工程实施、系统集成。 特点:关注CANopen协议整体。
从操作应用层面看,技术操作人员主要是通过已经形成的生产线,依靠CANopen系统完成既定的生产工作,也就是通过采集的信号的内容展示和分析结果,关注的是通过设备完成的生产操作。也就是,操作人员关注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顺利完成生产任务。这个层面的用户是人机界面系统的*终使用者。工业人机界面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这个层面应用的需求。
如图2.4所示,现场总线系统中,人机界面部分往往是体现操作应用层面。
从系统设置层面看,技术人员要对现场设备进行装配、设置,甚至编程。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备的说明文档,依据现场工程的需求,进行装配和设置。一般来说,每种设备都有测试或者配置软件,尤其逻辑控制设备,都配置编程软件,比如PLC,CANopen设备也是如此!这些软件都已经非常成熟,编程通讯往往有很多不开放的技术,我们必须借助于设备厂商提供的软件。这个层面的技术人员工作,往往是针对确定的I/O部分,依照明确的工艺需求,进行设备组态、系统集成等工作,关注系统集成部分,也就是根据操作应用层面的具体需求进行系统集成。
如图2.4所示,现场总线系统中,编码调试设备和软件往往体现系统设置层面。
对于人机界面的组态,我们主要是考虑操作应用层面的需求,也就是关注I/O状态、控制有关的参数设置、运行结果的记录等。这些为基于HMI的现场总线控制平台的协议通讯模式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HMI组态关注的数据对象主要是过程数据对象(PDO)用于在CANopen节点间传送过程数据,如I/O模块的I/O状态的读取和设定、模拟量采集和模拟量输出等等。
Node节点-->HMI平台(TxPDO:发送过程数据对象)
Node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