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S7315-2FJ14-0AB0技术参数
1 引言
传统的纺织工业工艺流程包括纤维、织造、后整理和服装四个部分。织造工艺包括机织、针织、编织和非织造。针织又分为经编和纬编。经编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形成的针织物称为经编织物 。
我国的经编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的结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新兴地区经编企业起点高、产品结构合理、规模效益明显,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力量的注入,以及产学研的结合使我国的经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正逐步成为世界经编工业的中心。
传统的经编机多为链条式经编机,由于其为机械主轴传动结构,没有导入电气传动,造成其以下缺点:织花速度慢,效率低;链条机构复杂,每更换一种花型,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且每一花型对应一种链块,这样更换花型时间长,成本高。造成小批量定单失去生产意义;
由于机构的复杂性,致使复杂花型无法在链块机上进行生产。只能生产花型较简单的布料,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全伺服经编机已在纺织中渐渐得到应用。现在全伺服的经编机在产量,效率,花型多样性,产品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优势,将成为未来提花织布的主流。
2 全伺服经编机系统构架
2.1系统架构(图1)
![](https://www.jdzj.com/plc/plcedit/UploadFile/2010727151631728.gif)
图1 全伺服经编机电控系统架构
2.2系统配置
系统配置参见表1。
![](https://www.jdzj.com/plc/plcedit/UploadFile/2010727151631149.gif)
表1全伺服经编机电控系统配置
1 控制部份。系统采用DVP80EH00T+DVP08HN00T+ DVP08HN00T+DVP08HN00R系统集成
做为主控制器,进行横移信号的采集,进而再同步发送给各个分控制器(DVP32EH00T),系统分控制器共有28个DVP32EH00T,每组分控制器控制两轴梭节伺服。分控制器与伺服分别通过RS485通讯到上位计算机上,进行监控。
2 驱动部份。系统共有56条梭节,由台达56套ASD-A 750W的伺服进行控制,伺服
的动作根据织花转换程序事先转换好的存储在分控制器中花型数据进行动作。
3 监控部份。上位监控部份由一台研华触摸式平板电脑TPC-1260,配以监控软件来
完成;电脑上还运行织花花型转换程序进行花型数据的转换与下载。
3全伺服经编机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
全伺服经编机主要包括电子送经系统、梭节横移系统、电子提花系3个部份构成。
3.1电子送经系统
电子送经系统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各种纱线的送经速度及张力的控制,不至于将纱线送断,造成断纱而无法进行织花。该系统主要由3套伺服+PLC来实现其功能。
3.2梭节横移系统
梭节横移系统是由台达PLC,ASD所构成的系统,也是本文主要介绍的部份。框架详见系统框图。
经编机的梭节一般有56条或40条,目前多的是56条。每条梭节由1个750W的伺
服来控制。由于控制轴数太多,故采用分散控制。梭节横移系统主要有两个关键点:
1每个梭节横移的速度及精度。经编机的主轴要求转速达到400转,主轴每转一周横移
要动作一下,且动作时间只有1/3转的时间内要完成,否则横移失败。
2花型是数据转化。由于织花的花型是由纺织CAD软件生成的。系统需要将纺织CAD生
成的相关花型数据转换成PLC能识别的数据,进而进行梭节横移控制。目前系统采用VB编写了一个花型转换软件来完成花型数据的自动转换及数据的下载。
目前系统采用台达EH系列的PLC作为控制器,利用EH PLC良好的伺服定位功能、丰富的内部数据资源、与台达伺服的无缝通讯功能。使得控制与驱动紧密结合,两者紧密结合,使系统控制的更好。
3.3电子提花系统
电子提花系统主要用来花型的提取,再配合梭节的横移以实现花型的成型。其主要由一个嵌入式系统来实现:提花数据是转换及提花的动作控制;执行动作由3146-4096个电磁阀来实现。由于电磁的动作响应速度较慢,现在慢慢地被动作响应快的压电陶瓷所取代。
整个系统除了控制、驱动外,还有个良好人机对话。这主要由研华的触摸电脑TPC-1260来完成,电脑上运行监控软件与织花转换程序。
4 监控软件功能设计
4.1系统运行监控
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控:伺服的运行状态,PLC、伺服的通讯状态,花型运行的梭节号等等运行状态。
4.2参数设置
完成系统的参数设置:机械参数、运动参数。机械参数主要是主轴参数,用来做横行追踪的;运动参数主要是给PLC定位控制用的(脉冲频率,滤波时间,加减速时间等等)
4.3工艺装针
该功能是实现梭节的初始装针。
4.4故障处理
主要用来进行伺服报警的故障处理及断纱的处理。
4.5盘头控制
主要用来监控电子送经部份的。
4.6用户管理
用来设置相关的操作权限及密码的设定。
4.7帮助
对系统的疑问可以在帮助中查找
5 结束语
整套系系统统采用性价比极高的台达机电产品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在整个项目的沟通过程中,解决综合问题比较突出的显现中达产品在系统整合上的优势。
介绍了利用台达可编程控制器(PLC)与交流伺服控制器针对FD1500型制袋封切机控制系统项目开发技术。项目人机界面选用台达触摸屏(HMI)提供友好的人机交流接口与合理的控制流程,以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袋料剪切。本文分别就制袋机的工作原理,电气设计,HMI、PLC选型及程序设计等几方面进行阐述,该电气系统的成功开发可以为使用台达HMI、PLC与交流伺服电机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项目开发起到借鉴示教作用。
关键词:制袋机 PLC HMI 伺服电机
1 引言
项目原型基于小型制袋封切机开发外销出口型新机。原制袋宽度为600-1000mm。由于该机型送料胶辊惯量较小,送料电机采用130步进电机经过减速可实现传动,使用单片机进行位置控制。新机型制袋宽度提高到1500mm,送料胶辊惯量大幅增加,考虑到既能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又有较大的瞬间转矩,送料系统改用伺服电机。由于用PLC开发周期较短抗干扰性、灵活性好,采用PLC+HMI作为控制系统。可实现中英文操作画面,满足设备出口的要求。
2 封切机机工艺
2.1 工艺结构
封切机机由机身、上下切刀、变频传动机构、上下送料胶辊、伺服传动机构、放料架、放料直流电机、可调色标检测架、可移动操作箱、电控箱等单元构成,参见图1图片。
2.2 封切机工艺过程
(1)空白定位运行方式:忽略色标信号,送料长度为设置袋长,送料完成后剪切并计袋数,循环动作直至袋数达到设定值,停机并延时至设置时间,以等待收料设备或操作人员收集袋料后,启动并循环工作。
(2)色标定位运行方式:送料长度为设置袋长,在此期间的色标信号忽略,继续送出偏差长度的袋料,检测色标信号,定位于色标信号,定位完成后剪切并计袋数,循环动作直至袋数达到设定值,停机并延时至设置时间,等待收料设备或操作人员收集袋料后,启动并循环工作。若误检次数达到默认值,则停机并报警。
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3 FD1500型封切机机电系统设计
3.1 传动系统设计
(1)切刀传动系统。切刀传动系统为交流变频器拖动三相异步电机,由面板电位器调速,PLC控制切刀启动与停止。传动轴上安装2只霍尔开关,分别检测切刀低位和送料/切刀高位。开关1:切刀低位信号,该信号为送料停止信号。若送料时检测到切刀低位信号则表示系统超速,需报警并停机。开关2:收到切刀低位信号后的ON信号为送料信号,是送料电机的启动信号;第二次ON信号为切刀高位信号,是高位停机时的停机信号。
(2)送料传动系统。送料传动部分为交流伺服系统,采用同步带1:2减速传动。动力选用台达中惯量2KW伺服电机。具体型号:驱动器ASD-A2023M,电机ASMT20M250。
(3)控制精度计算。通过以下计算得出单个脉冲对应的送料长度,即为控制精度。
系统要求0.2mm定位精度,现计算得出控制精度为0.0314mm,因机械定位误差不大于0.1mm,定位精度+机械误差=0.131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