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粘合机理,热塑性弹性体TPE和TPR的粘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粘型,另一类是共粘型。粘度是热塑性弹性体TPE和TPR的重要性能,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常规的TPE、TPR不具有功能粘度,而是需要调节混合体系以获得所需的粘合力。
TPE和TPR材料的自粘性可以理解为:通过调整TPE和TPR的混合体系,一般是通过添加粘合促进剂,颗粒本身在表面上或在加工成产品后具有很强的粘合力 表面具有很强的附着力,即TPE和TPR材料本身的一种粘度特性,这是其使用过程中的功能特性,从而称TPE和TPR的粘度为自粘型。TPE和TPR自粘材料主要是软硬度(通常小于30A)。
TPE和TPR在某些条件下与另一种材料的粘合的情况就是TPE和TPR的共粘性的体现。在常温TPE、TPR的自然状态下,TPR材料没有其粘附性(粘附力),而是通过某些加工条件(例如高温条件下的塑化-注塑,挤出,层压,胶合等),使TPE、TPR接近另一种材料的分子极性,并且在高温条件下,两种材料在高温下熔融,同时,化学分子或分子链相互渗透和缠结,从而引起粘附。这种粘附是两种材料的协作和相互作用,称之为TPE和TPR的共同粘附性。
常见的共粘性是TPE、TPR和塑料的共粘合在行业中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名称,即包胶,也称为包覆成型,二次注塑,双色/多色注塑等。TPE和TPR包胶的应用在世界各地的日常生活都可以看到。TPE、TPR和塑料的共粘合效果取决于两种材料之间的极性差异以及塑料的表面张力。目前,该行业已经可以提供技术成熟的TPE,TPR产品,以及大多数塑料,例如ABS,PA,PC,PP,PS,PCTG,PBT和其他良好的相互粘合的产品。
随着热塑性弹性体TPE和TPR的应用不断加深和扩展,TPE和TPR的粘合性能(包括自粘和共粘)可能逐渐应用于不同行业,但是,用户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持续的材料研发和创新才能提供满足用户要求的TPE和TPR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