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社公社婆崇拜源于古代的社神,在元代闽西就已经出现崇拜形式区别于州县之社的庶民之社,明初官方推行里社祭祀制度,它与仍在延续的民间自发设立社坛的传统并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亦有所交集。社公醮俗称“撑社”,意为补地气,其中须在社公石像前举行的摆红灯仪式则旨在祈求五谷丰登,这表明对土地和五谷的崇拜,明初官方推行的里社祭祀制度(中五土之神)和(五谷之神)分别对应,至今仍是民间社神崇拜的两个重要方面。伯公和社公相比,社公崇拜的起源较为复杂,为人称道的能力和功劳是“捍患御灾” ,这也是很多社公被崇祀的原因所在,俗语有云,“县有城隍,乡有社公”换言之,乡间社公的职能与县城的职能至少是部分相通的。传说中吃人的社公其实是当地土著族群在汉化之前奉祀的神明,不少与社公斗法的法师又是某个姓氏在闽西的开基祖的前几代,这自然让我们联系到闽西的开发史。闽西在宋代开始由于人口激增、客籍人士的大量涌入,形成了土著和客籍,石雕社公(社母)神像与庙宇在文化上融为一体,闽西和粤东的客家人有着更为久远的宗族历史和深厚的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