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本师者,根本教师。释迦摩尼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释迦佛说出来的。设若释迦佛不说,我们连一尊佛,亦不会知道。因此,我们称念释迦佛名号时,特加“本师”二字,称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别尊重!我们对于本师的名义,尤应留心详记。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寂”是不着身相;所谓“不离菩提场,而至鹿野苑”。“默”是不着语相;所谓“终日说法,无法可说”。乃至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出一字,是皆默无语相。兹再详解其义: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无智,二乘有智无悲,菩萨虽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极果圣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车(比喻)。唯佛一人,悲智双运,究竟圆满,故号为能仁寂默。一切万法,悉皆含摄于悲智二法之中,故称为万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无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圆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谛,寂默是真谛,真俗一如故号能仁寂默。广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于释迦牟尼四个字中,故称为万德洪名。
惠安石雕是中国福建省的汉族传统雕刻技艺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中国艺术传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惠安石雕作为性的艺术已被应用。建国后,惠安石雕工艺精益求精、日臻完善,建国初期北京建筑物、侨领陈嘉庚的集美鳌园等,都闪烁着惠安石雕的艺术光辉。
民族性
惠安石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民族艺术传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宗教性
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务于宗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体现在宫观寺庙的建筑设计、雕刻安装,寺内外塔、亭、柱、栏等的建造雕刻,以及对神佛造像出神入化的雕刻上。
时代性
惠安石雕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留下蕴涵特定历史信息的石雕精品,如宋代的桥、塔、寺,明清的蟠龙石柱、石狮、古建筑民居,建国后的许多纪念性雕刻工程等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有所记载。
艺术性
惠安石雕在艺术风格上,讲究形神兼备,富有动感和气势,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动态美和神态美;在艺术特征上,突出纤巧、流丽、繁缛、精细、神奇,含有细节语言,富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体现南派石雕婉约精美的特色。
独创性
主要体现在惠安石雕作为南派石雕艺术风格代表重要特征的龙柱、石狮的独具匠心的雕刻上,以及惠安独创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被国内外誉为“中华一绝”和“不朽的艺术”的影雕技艺上。
代表性
惠安石雕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影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国内雕塑界普遍认同“北有曲阳,南有惠安”之说,其地位和影响不容忽视。
表现性
惠安石雕创作手法多种多样,圆、浮、透、线、沉、影等多种雕法并存,并与惠安独树一帜的建筑技术完美结合,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大者雄伟壮观,安装时需用起重设备;小者精微细巧,可托于掌心或浮于水面玩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实用性
惠安石雕多以实用为基础,从建筑园林装饰雕刻、室外大型雕塑到室内摆设观赏品、日用器皿等,用途非常广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