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心中,牛不单是一种动物,更是通人性的神灵,是内心深处的信仰。川西坝子上有许多关于牛的风俗,比如牛儿灯、四川皮影等,无论是立春鞭打春牛,还是十月初一举办牛王会,还是曾热闹无比又消失于滚滚历史的牛王庙,都反映出牛的巨大作用、牛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对于农业丰收、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打春迎春牛
每年二月初,“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时候,川西坝子上许多地方就准备“打春”了。那么“打春”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打”到底打的是什么?背后又蕴藏了什么文化含义?
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也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而“打春”,据传也是源于春秋时期的习俗,史书上有记“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这项活动尤盛于唐宋两代,到了明清时期,规模则更大。各地会在立春前一日,举行迎春牛的活动,然后在立春当天,由官方组织鞭打春牛的隆重仪式。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在如此特别的日子举行这样的仪式,主要为了鼓励农耕,祈求丰收,当然还夹杂些娱乐意味。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生春》十二首中,就有“鞭牛县门外,净土盖春蚕”诗句,记录了“打春牛”的生动场景。由此可见,“打春”是一种传统仪式,打的对象就是“春牛”;“打春”也是立春的另一称呼,代表农时节气,春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