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太效应”加剧
举牌再现,近两年呈低迷态势公司治理成不达标主因芒果传媒拟入局保险业“**”保险接连被点名流感专属保险产品少赔付率*高达797%超两成险企仅具备1项能力受渠道端代理人改革深化及负债端投资收益影响,2023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整体业绩回暖明显。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一季度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78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537.94亿元,较2022年同期多赚59.12亿元,增速达到了12.34%。其中,有44家险企实现盈利,34家保险公司为亏损状态。保险业务方面,由于国寿养老、新华养老和人保养老三家专业养老险公司未披露保费情况,其余75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30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78%。一季度人身险公司保费净利润双增给了市场惊喜,但也需要看到,行业盈利主要由少数头部险企贡献,人身险公司“马太效应”依旧显著。

为何人身险公司“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表示,这是因为中小公司在市场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一般会采用更激进的市场策略,受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的冲击更大。很多中小公司都希望能够快速扩大业务规模,更依赖银保渠道,后疫情时代个险渠道恢复也必然对这些公司产生冲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宁威也表示,这可能与中小公司的营销机制有关,相较于大型险企的个险渠道,中小险企更为依赖高成本的中介渠道。谈及未来的市场走势,宁威指出,如果中小险企不改变现有发展模式,这种“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李文中则认为,在短期内这种分化肯定还会持续。如果外部环境得到改善,整个寿险行业步入持续增长期,中小公司的经营绩效也应该会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