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场地调查,南阳土壤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方法

南阳场地调查,南阳土壤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方法

发布商家
河南双环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
苗经理(先生)
职位
总经理
电话
15225602960
手机
15660006987
微信
15660006987
价格
¥5000.00/件

  土壤样方设置方法

  概述

  (1)污染场地调查采样点的布设主要应考虑的原则目标保护原则,污染区设点原则,污染源鉴别原则,背景浓度确定原则,/质量控制(OA/QC)原则。

  采样点的布设应综合考虑污染场地规模、污染源特征、污染物性质以及特定的保护目标(如饮用水水源、居民区、自然保护区、名胜风景区等)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布设。

  (2)土壤污染场地布点要求土壤是场地污染主要的环境受体,也是污染场地监测中应为关注的环境介质,在污染场地调查中,应考虑场地土壤污染的可能性,并需要足够数量的土壤样品,以清楚界定场地土壤污染的范围。在进行场地土壤污染途径采样点的布设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样品的空间变异。

  (3)取样点距离设置方法

  ①取样点设置距离

  式中,G为两个取样点的距离(即正方形风格的边长),m;R为取样要捕获的小污染物半径,m;0.59为捕获圆形污染源概率为95%时,污染源半径与正方形边长的比例;A为取样区域面积,m2;N为取样点数。

  ②若以场地敏感环境区域(幼儿园、学校、生活区、重点关注区等)为风险保护目标,按正方形网格剖分场地,布置点距(英国EPA) 。

  ③日本环境省推荐的方法:初步调查阶段点距25~50m;详细调查阶段点距5~10m;修复验证阶段点距1~5m。

  ④经验法:以场地平面纵向、横向长度的1/20~1/10比例作为调查点间距,按长方形或正方形网格剖分场地,布置调查点。

  (4)布点方法一般情况下,土壤污染途径采样点的布设除要考虑土壤布点的基本方法外,还需要具体考虑以下方法:

  ①污染源较为单一的场地,可采用辐射布点的方法从污染源向外辐射布点;

  ②场地规模较大或含有多个或没有明显污染源的场地,应采用网格随机布点法进行布点;

  ③场地内含有不同土壤类型或场地中污染物浓度相差较大的场地,可采用分块随机布点的方法,先将场地划分成数个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随机布点进行采样;④在保护目标附近或高污染域应加密布点;⑤土壤背景样品采样点应布设在场地上风向、相同土壤类型的区域。

  污染场地土壤采样常用的点位布设方法包括判断布点法、随机布点法、分区布点法及系统布点法等,如表1所示。

  常见的布点方法及适用条件

  网格点位数应视所评价场地的面积及潜在污染源的数目、污染物迁移情况等确定,原则上网格大小不应超过1600m2,也可参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技术导则(GB25.1-2019)中的相关推荐数目。

  列出了几种常用布点取样方法的适宜性,列出了土壤调查布点方法。几种常用布点取样方法的适宜性

  土壤调查的布点方式其中,系统网格布点法是简单、易操作、适宜的布点方法之一。系统网格布点法点距确定方法如下:场地存在非均匀分布的点状污染源(美国EPA方法)宜采用概率捕获污染源方法确定调查点间距;依据大比例尺地面调查污染源平面尺度统计结果,确定场地可见污染源的平均尺度;根据场地调查精度要求,设定一个捕获污染源的概率值如94%(即错失率为6%)查表,反求出剖分场地正方形网格的边长。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途径采样点的数量应根据场地的规模、污染源的性质、场地土壤类型、污染的程度等情况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土壤采样点的数量应按照每个污染源不少于2~3个进行布设。02、土壤环境调查初步采样监测点位的布设

  ①可根据原场地使用功能和污染特征,选择可能污染较重的若干地块,作为土壤污染物识别的监测地块。原则上监测点位应选择地块的中央或有明显污染的部位,如生产车间、污水管线、废弃物堆放处等。

  ②对于污染较均匀的场地(包括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和地貌严重破坏的场地(包括拆迁性破坏、历史变更性破坏),可根据场地的形状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在每个地块的中心采样。

  ③监测点位的数量与采样深度应根据场地面积、污染类型及不同使用功能区域等调查确定。

  ④对于每个监测地块,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垂直方向层次的划分应综合考虑污染物迁移情况、构筑物及管线破损情况、土壤特征等因素确定。采样深度应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层厚度,原则上建议3m 以内深层土壤的采样间隔为0.5m,3~6m采样间隔为1m,6m至地下水采样间隔为2m,具体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⑤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场地环境调查及现场情况确定深层土壤的采样深度,大深度应直至未受污染的深度为止。

  土壤样品分表层土和深层土。深层土的采样深度应考虑污染物可能释放和迁移的深度(如地下管线和储槽埋深)、污染物性质、土壤的质地和孔隙度、地下水位和回填土等因素。可利用现场探测设备辅助判断采样深度。采集含挥发性污染物的样品时,应尽量减少对样品的扰动,严禁对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土壤样品采集后,应根据污染物理化性质等,选用合适的容器保存。含汞或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样品应在4℃以下的温度条件下保存和运输,具体参照HJ1019-2019和HJ/T166-2004。

  土壤采样时应进行现场记录,主要内容包括:样品名称和编号、气象条件、采样时间、采样位置、采样深度、样品质地、样品的颜色和气味、现场检测结果以及采样人员等。03、土壤采样布点中需要注意以下情形

  当场地污染为局部污染,且热点地区(阶段及第二阶段初步采样所确认的污染地块)分布明确时,应采用判断布点法在污染热点地区及周边进行密集取样,布点范围应略大于判断的污染范围。当确定的热点区域范围较大时,也可采用更小的网格单元,在热点区域内及周边采用网格加密的方法布点。在非热点地区,应随机布置少量采样点,以尽量减少判断失误。随机布点数目不应低于总布点数的5%。

  如需采集土壤混合样,可根据每个监测地块的污染程度和地块面积,将其分成1~9个均等面积的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心进行采样,将同层的土样制成混合样(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场地除外)。

  深层采样点的布置应根据初步采样所揭示的污染物垂直分布规律来确定,符合污染初步采样阶段的相关要求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的相关要求。

  当详细采样不能满足风险评估要求,或划定场地污染修复范围的要求时,应该采用判断布点法进行一次或多次补充采样,直至有足够数据划定污染修复范围为止。必要时,可开展土壤气、场地人群和动植物调查等,以进行更深层次的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
2025-04-07 10:12
所属行业
环保项目合作
编号
41533808
我公司的其他供应信息
相关土壤污染产品
拨打电话
微信咨询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