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PB在SMC材料中的正常用量范围
TBPB(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作为SMC(片状模塑料)的引发剂,其常规用量通常为 树脂总量的0.5%~2.0%,具体需根据材料体系、工艺条件和产品需求动态调整。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常规用量范围
应用场景 典型用量范围 核心考量因素
通用薄壁制品 0.5%~1.0% 快速固化、避免过度交联
中等厚度结构件 1.0%~1.5% 平衡固化速度与力学性能
厚壁或高活性树脂 1.5%~2.0% 确保深层固化及反应活性充足
注:若用量低于0.5%,可能导致固化不完全;超过2.0%则引发过度反应风险(如脆化、放热失控)。
2. 影响用量的关键因素
2.1 树脂活性
高活性树脂(如邻苯型不饱和聚酯):用量可降至0.8%~1.2%,避免交联过快导致脆性。
低活性树脂(如间苯型或乙烯基酯树脂):需提高至1.5%~2.0%,补偿反应活性不足。
2.2 工艺温度
低温模压(130~140℃):需增加用量至1.5%~2.0%,确保自由基充分释放。
高温模压(150~160℃):可减少至0.8%~1.2%,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引起内应力。
2.3 制品厚度及复杂度
厚壁部件(>10mm):需1.8%~2.0%以延长自由基寿命,实现深度固化(如电池壳体)。
复杂几何结构:1.2%~1.5%以平衡流动性与固化均匀性(如曲面内饰件)。
3. 工业应用中的典型用量示例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
用量:1.2%~1.5%
效果:孔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