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尺寸
长 × 宽:220mm×708mm(适用于中等面积空间,如卧室、书房)。
光效与功率
光效:180lm/W(远超普通吸顶灯 100-120lm/W 的光效,节能性突出)。
功率:假设未明确标注,但根据光效可推算:若目标照度为 500lux(客厅标准),10㎡空间需总光通量约 5000lm,则功率≈5000lm÷180lm/W≈27.8W(仅为普通吸顶灯一半功率)。
其他光电参数(常规配置参考)
色温 | 3000K(暖光)-6500K(白光) | 可按需选择,卧室建议暖光 |
显指(Ra) | ≥80(优质款≥90) | 显指越高,色彩还原越真实 |
电源效率 | ≥85% | 效率越高,发热越少 |
工作电压 | AC 220V±10% | 适配国内家用电路 |
光学设计
透镜 / 扩散板:采用 PMMA 光学级材料,透光率≥92%,光斑均匀度≤1.5(普通灯≥2.0),避免眩光。
光源类型:通常为集成式 LED 芯片(如 Cree、欧司朗),寿命≥50000 小时(每天 8 小时可用 17 年)。
结构设计
散热:铝合金灯体 + 鳍片式散热结构,热阻≤5℃/W(普通塑料灯体热阻≥15℃/W),防止光衰。
安装方式:磁吸式或卡扣式底座,适配标准 86mm 天花板预埋盒。
智能功能(可选)
支持蓝牙 Mesh、WiFi 调光调色,或联动智能家居系统(如米家、HomeKit)。
断电安全
关闭入户总电源或对应回路断路器,并用验电笔确认灯具不带电。
尺寸匹配检查
测量旧灯底座直径 / 安装孔间距(常见为 100-180mm),确保新灯底座覆盖旧安装痕迹。
检查天花板到灯具的预留空间(高光效灯通常厚度≤80mm,普通灯约 100-150mm,需确保兼容)。
(二)拆卸旧灯拧开旧灯面罩固定螺丝,取下面罩(若为卡扣式,轻掰边缘即可)。
断开电源线接头(火线 L、零线 N、地线 PE),用绝缘胶带包裹旧线端子。
卸下底座固定螺丝,取下旧灯体。
(三)安装新灯安装底座:
将新灯底座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天花板(若原孔位匹配,可直接使用旧螺丝)。
接线:
按 “火线对 L、零线对 N、地线对 PE” 原则,用压线帽或端子排连接,确保绝缘。
固定灯体:
将灯体对准底座卡扣扣紧,或用螺丝固定(磁吸式直接吸附)。
安装面罩:
对准卡槽扣合,拧紧固定螺丝(注意避免用力不均导致变形)。
(四)通电测试与收尾恢复电源,测试开关灯、调光调色功能(如有),观察灯光是否闪烁或偏色。
用密封胶填补底座与天花板缝隙(防灰尘渗入),清理安装残留。
四、注意事项兼容性问题
若旧灯为电感镇流器(非 LED),需确认新灯是否自带驱动电源(现代 LED 灯均内置驱动,可直接替换)。
照度匹配
高光效灯功率低但光通量大,需避免因亮度过高导致不适(可选择带调光功能的款式)。
安全规范
安装过程中严禁带电操作,建议由持证电工完成,尤其是高层住宅或复杂吊顶场景。
五、延伸建议:高光效灯的场景适配客厅:建议选择 6000K 白光,搭配分段调光(日常 / 观影模式切换)。
卧室:3000K 暖光 + 智能夜灯模式,避免蓝光影响睡眠。
厨房 / 卫生间:选择 IP54 防水等级款,防止水汽侵蚀电路。
通过以上步骤,可高效完成普通吸顶灯到高光效 LED 灯的升级,兼顾节能、亮度与寿命优势。